近日,一起涉及25个瘦的养老诈骗案引发广泛关注。不法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将每盒成本仅14.6元的淀粉丸,以数千元的价格卖给老年人。 这类保健品坑老案件并非孤例。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三无产品层出不穷,虚假宣传问题突出。相关部门虽在加大力度整治,但仍有不法商家屡屡触碰法律红线。一方面是因为保健品生产成本低、利润高,利益驱使下,不断有人铤而走险;另一方面由于保健品尚无清晰的法律定位,经常被不法商家偷换概念,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保健食品等混淆,为虚假宣传提供了可乘之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的兴起,保健品坑老问题已开始向线上转移,犯罪手法也在不断升级。根据披露的案件细节,不法商家采褥递货到付款的方式完成产品售卖,实现不见面隐蔽交易,还将生产销售各环节拆分开来,精细分工,层层隔离风险,增加了溯源打击难度。 由此可见,保健品市场监管一刻也不能放松。既要继续加大对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的打击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也要继续完善立法监管,规范保健品宣传,对模糊违法行为进行界定;更要促进源头治理,让监管由事后查处更多向事前预防转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创新手段,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精准掌握相关经营主体信息,一旦出现异常苗头,立即开展线下摸排,对犯罪行为露头就打。 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精准套路老年群体,也是不法商家的惯用伎俩。不法经销商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到参与电视购物的老年人信息,再安排业务员伪装成电视购物降顾问推荐产品。对此,需要督促电商、物流等相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 当前,不少老年人对于保健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医疗诊断和治疗的认知还不够。还需继续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进行科普宣传,引导老年群体树立正确的养生保健理念,强化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提升辨别能力。 (作者:余 悦 来源:经济日报) 本资讯标题,要严惩保健品坑老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23 16:09 , Processed in 0.0426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