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老龄化较为突出的辽宁省英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围绕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探索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并实施分类补助,着力把老年人的食事办实。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经济实惠兼顾安全营养,城市中开办的老年食堂多从公益性出发,可谓办到了老年人的心坎里。但现实中也有老年食堂因收不抵支而难以为继。好事如何办好并可持续? 既要吃好又要价格合理,打造幸福的老年食堂并不容易。如果一味市场化导致吃饭贵,就会吓跑很多老年人。毕竟,以退休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量入为出很正常。如果一味公益化,躺在补贴上运营,也会让地方政府吃不消。片面追求几元一餐的低价,不仅不能保证就餐质量,也不可持续。让老年人从偶尔吃到常来吃,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妨转换一下思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的辽宁省,探索的多家抬一点做法是个好方向。 社会公益,大家办大家享。建设普惠性、多样化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本就需要大量投入,想要走得长远稳健,还需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慈善携手共进的大配餐服务合作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等方式,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将老年助餐服务的公益属性与市澈争机制有机结合,共建之上共治共享。这一点、那一点聚沙成塔,养老助餐也便有了切实的获得感。实现助餐服务全覆盖,不宜简单地复制粘贴。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动企事业单位等餐厅向老年人开放。条件不足的,助餐模式也可采取邻里互助、一家做饭多户搭伙等模式。 让老年人吃好喝好,最稳当的底座还是政策帮扶。比如,各地试点启动税费优惠,对提供老年助餐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老年食堂免征不动产登记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分类补助宜精准施策,按经济困难程度、失能等级等情况,对享受就餐、送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或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而不是单纯补贴经营方。即使要鼓励经营方的积极性,也要有绩效评价作配套,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效果来。此外,还可出台标准相对统一的老年助餐服务条例,建立管长远的老年助餐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本资讯标题,着力办好老年人食事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9 08:51 , Processed in 0.0445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