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因地制宜建良田 科技赋能助管护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5月13日,在四川省通江县铁佛镇河西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千亩高产展示片,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切割、剥壳、脱粒,颗颗麦粒尽收机舱。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当地农民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夏收时节。 ...

  5月13日,在四川省通江县铁佛镇河西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千亩高产展示片,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切割、剥壳、脱粒,颗颗麦粒尽收机舱。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当地农民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夏收时节。

  以前我们这里基本上都是鸡窝田、巴掌地,种粮、收粮得爬坡下坎,全靠肩挑背扛,累得很!河西村村民郭吉金看着眼前机械化的收割嘲感慨道,去年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小田变大田,渠、沟、路整好了,机械化耕作,轻松多了。河西村12社村民杜平说:过去拖拉机压根进不来,犁地靠牛,一天才能犁一亩,还很辛苦,现在一台拖拉机一天可以耕50多亩地。

  作为产粮和产油大县,通江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区,三山夹两谷,山地土层浅薄、贫瘠,田块面积小、坡度变化大,农机很难施展身手。

  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通江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破解山地之困,让山区农业强起来。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怀舜介绍,通江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既注重面上的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又强调区域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南部低山区,我们实施短变长、袖大、陡变缓、互联互通田型改造,实现集中连片、全程大中型机械作业,将劳动力成本下降80%以上;在中部山地区则能改则改、应改尽改,着力实现全程中小型机械可耕作;在北部高山区,重点破解小微农机下田、水源建设、引水入田等基础难题,实现一人一机便捷耕作。赵怀舜说。

  河西村地处通江县南部低山区,规划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3200亩,梯次推进3座中小型灌区水库整治、26口山坪塘维修、15处提灌站建设,实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宜机作业,吸引了嘉祐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前来投资建设粮油产业园。耕、种、收全程可以实现机械化,我们示范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400元以上。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牧说。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还要用好、管好。在通江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李江正通过智慧数字平台,实时监测高标准农田的农事生产、作物生长情况。

  你看,点击广纳镇构花坪村,不仅可以看到实时监测画面,还能显示该区域的虫情、苗情、墒情、水情,并及时提出预警。李江介绍,园区和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动建设田间专家院士工作站,科技护航高标准农田运营管护,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通过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合力攻关种子研发和水利数字化孪生技术,园区作物实现了高产高效,去年构花坪村高标准农田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5%左右,高标准农田成了高产田。赵怀舜说。

  截至目前,通江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以上,有效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通江县将继续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通江县委副书记刘小龙表示,接下来将依托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两块金字招牌,让高标准农田多产粮、产好粮,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资讯标题,因地制宜建良田 科技赋能助管护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5 05:22 , Processed in 0.0451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