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践行大食物观大有可为

评论: 0|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当前,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延伸。人们已经完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正在向吃得丰富,吃得降跃迁,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化、多样化。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 ...

  当前,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延伸。人们已经完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正在向吃得丰富,吃得降跃迁,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化、多样化。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为了顺应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食物消费新需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食物观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作为率先探索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省,多年来基于气候适宜的优势以及农业资源多样性,开启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将视野投向耕地之外,取得显著成效,食物供给更趋多元丰富,肉类畜禽产量大幅度增长。

  从福建经验出发,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遵循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自主选择,主要体现在多方面。

  调整食物的生产结构。吃饭不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统筹各类农产品生产,实现农林牧渔等各行业协调发展。

  扩大食物来源。多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耕地草地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目前,我国有耕地面积19.1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而放眼整个国土资源,我国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大量的戈壁、荒漠、滩涂、盐碱地等非耕地资源也有待开发利用。应秉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集成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借助设施农业、植物工厂、生物育种等手段,合理利用光温资源,重构作物生长环境,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加强膳食营养和降饮食的科普知识宣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高油高糖等能量密度高、营养素密度低的食物摄入较多,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偏高,存在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此,要通过公众教育、科普宣传等方式,引导居民调整食物消费结构,提高居民降消费素养。此外,倡导节约食物和减少浪费行为,减少从农田到餐桌的隐形损失,提高食物利用率,节约资源。 (作者:何 烨 来源:经济日报)

本资讯标题,践行大食物观大有可为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1 07:36 , Processed in 0.0435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