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监管食品安全务必零容忍

评论: 0|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近日,有媒体曝光多地枸杞加工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部分商户或使用焦亚硫酸钠给枸杞提色增艳,或直接搭起棚子用硫磺熏枸杞。表面红亮光鲜的枸杞,实际上是化学物质加工炮制的结果。毒枸杞被曝光 ...

  近日,有媒体曝光多地枸杞加工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部分商户或使用焦亚硫酸钠给枸杞提色增艳,或直接搭起棚子用硫磺熏枸杞。表面红亮光鲜的枸杞,实际上是化学物质加工炮制的结果。毒枸杞被曝光后,随即成为社交媒体热搜话题,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这些年,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枸杞因其滋补、保健、养生作用,颇受消费者欢迎。但是,个别不法商家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以牺牲消费者降为代价,利用化学手段对枸杞进行非法加工,使得原本应该降养生的天然食品,变成了潜在的降杀手。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更触犯了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在相关部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三聚氰胺、工业硫磺、苏丹红、孔雀石绿、荧光增白物质等均被列为非食用物质,并非食品添加剂。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并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宣传和普及。从事枸杞加工的商户或者企业,没有理由不清楚工业硫磺、焦亚硫酸钠等属于有害化学物质。

  那么,为何仍有人敢于铤而走险、明知故犯?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商家的逐利本性,另一方面则在于违法成本还不够高。个别商户或企业为了商业利益,不惜触犯道德底线甚至法律法规。对此,有关监管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在例行检查的同时,还要不定期抽检、暗访,让违法商户没有可乘之机。另外,在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的同时,还应加大商户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轻易触碰法律底线。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降,是民生之要。目前,相关地方已就毒枸杞事件进行专项调查,明确表示将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违法违规责任人依法严惩。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进行全过程、常态化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无漏洞、无死角、无盲区。

  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长出监管的尖牙,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执法震慑,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别让个别短视的黑心商家毁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口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夏先清 王海燕)

本资讯标题,监管食品安全务必零容忍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8 09:15 , Processed in 0.0409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