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部分基金子公司每周新增资管计划被限额

评论: 0|来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 9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近期行业排名靠前的几家基金子公司均接到监管的口头通知,要求每周新增备案的资管计划不超过一定规模。基金子公司行业所面临的,不是简单的合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迷 ...

[摘要]9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近期行业排名靠前的几家基金子公司均接到监管的口头通知,要求每周新增备案的资管计划不超过一定规模。

基金子公司行业所面临的,不是简单的合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迷茫和挣扎。

9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近期行业排名靠前的几家基金子公司均接到监管的口头通知,要求每周新增备案的资管计划不超过一定规模。

这是继8月12日,证监会正式就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后,监管方面的又一组合拳。

一名银行系金子公司人士透露,该公司的每周新增额度为10亿元。监管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基金子公司少做,甚至不做非标通道业务,往主动管理转型,因为非标通道业务往往一笔就几十亿。该人士表示。

还有一家小型基子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监管正密切关注每家机构的月度规模变化。我们因为基数比较小,做了一笔规模比较大的业务,看上去新增比例比较高,监管就马上来电话问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业内存在两种绕开上述备案限制的做法。

其一,针对一对一通道业务,尤其是银行系基金子公司,由于几乎所有通道业务委托人都是某一家银行,如果有一笔通道业务需要投放,就以追加投入的名义装到原有产品中,如是,便无需再走成立新产品备案的流程。

其二,是直接成立一个总的资管计划,每一个子计划对应成立项目,对外以非标FOF(基金中的基金)的名义进行运作。即,一个资管计划对应多个不同的项目。

通过上述方法,监管将难以掌握基金子公司实际的产品发行情况。

主动管理,是否超出了绝大多数基金子公司的能力,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的理解。不过,现实确是,大部分基金子公司目前属于半停业状态。这个现状挺令人失望的,把应该做主动转型的精力,花在了规避监管上。有基子人士坦言。

也有基金子公司人士持更乐观的态度。

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团队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其除了重点关注ABS和股权投资项目,主要是要深度挖掘此前做过股权投资的企业需求。在PPP(公司合营)和证券化之间做一个嫁接,主要还是资金为王,掌握了资金,然后原来投了股权的这个企业,可能是做环保的,可以做一些PPP项目。围绕特定客户和需求,深耕细分领域,这里面也有一些机会。该团队负责人表示。

部分基金子公司每周新增资管计划被限额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0 19:55 , Processed in 0.53688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