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郑州渣土车偷倒垃圾被指监管不力 环卫工:反映也没用

评论: 0|来自: 大河报

摘要:   9月28日,本报在A12版刊登了郑州一高架桥匝道口,被人偷倒一车建筑垃圾的消息,但截至昨晚7点,肇事渣土车仍没找到。郑州一名环卫工班长昨日称,她遇到多次渣土车抛撒垃圾的事,10余次向执法部门反映,但没有一 ...
  9月28日,本报在A12版刊登了“郑州一高架桥匝道口,被人偷倒一车建筑垃圾”的消息,但截至昨晚7点,肇事渣土车仍没找到。郑州一名环卫工班长昨日称,她遇到多次渣土车抛撒垃圾的事,10余次向执法部门反映,但没有一次能找到肇事车,近一年来,她遇到类似的事,再也不向相关部门反映了,只能第一时间自己清扫。这次寻找肇事渣土车,结果是否还会让人失望?

  追踪:肇事渣土车3天仍无下落

  昨天,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王先生称,他们查询、采集北斗监控系统信息平台的信息发现,9月27日凌晨0时至5时并未发现有正规渣土车在事发地附近区域行驶,因此,肇事渣土车应为无建筑垃圾处理核准手续的“黑车”,而北斗监控系统无法对黑车进行监控。

 〓七区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此事发生后,9月27日、28日两天晚上,他们都派出4台车、20名执法人员,一直在事发地附近值守,却并未发现可疑车辆。

  为何不查附近的监控?郑州交巡警二大队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西四环整个沿线的监控大多已出问题,无法查找。“这个地点属郑少高速交警大队辖区,应让对方牵头追讨肇事渣土车”。

  郑州交巡警支队郑少高速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回复说,此地确属他们管辖范围,但渣土车并未走高速,可能逆行从桥下上到了闸道口,而监控均在市内道路上,查询监控应联系郑州交巡警二大队。至于追讨渣土车一事,“若二七区执法局到我们这里寻求帮助,我们旧能提供帮助”。

 ≡于“查找沿途监控”一事,二七区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称,监控一般由交警部门负责,并非在他们职权范围内。该负责人称,他们目前尚未向交警部门寻求帮助。

  调查:环卫工称反映了也没用,只能自己清理

  昨天,郑州高新区一名环卫工班长王女士介绍,她所在辖区经常有沿途抛撒渣土或建筑垃圾的事,她向辖区执法局反映过10余次,执法人员也到现场查看,但一次也没能找到肇事车。2015年10月至今,她再遇到这事,也不再向执法局反映,只能第一时间自己清扫干净。“反映了也没啥用,还得自己打扫清理。”王女士说。

 ≡王女士的说法,昨天下午,高新区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称,他们也没办法,只有目击者拍到偷倒的图片,记下车牌号,他们才能找到肇事车进行处罚。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王先生称,目前,郑州渣土车的重点治理范围为四环以内,对四环以外违规渣土车的查处,一般由各区(管委会)根据属地划分进行管理,而这造成个别渣土车辆在四环及其以外范围有了投机行为。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以来,执法人员在郑州市内共查处违规渣土车辆1550台,罚款527.91万元。但1550台违规渣土车中,黑车遗撒、乱倒渣土的,被找到查处的不到10台。

  现象:12个消纳场消纳建筑垃圾能力不足

  昨天,记者梳理大河报0371-96211热线平台发现,近一年来,郑州西四环、南四环、江山路以及西郊的贾鲁河道等地,均有市民反映倾倒渣土和建筑垃圾,而郑州西郊却相对集中。对此,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处负责人王先生称,这与郑州市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建筑垃圾能力不足有关。2015年,郑州市一共筹建12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面积共计2970亩。“就目前情况来看,不少消纳场地已经堆满了,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渣土无处消纳,不少清运公司尤其是黑车才选择偏僻区域乱倒、偷倒。

  王先生说,这12处消纳场已容纳建筑垃圾2060万立方米,但建设、运输、粉碎等环节均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资金、设备不到位等,一直制约着垃圾的消纳能力。

  昨天,郑州市城管部门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员介绍,以前,郑州市一直缺乏对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的规划,并未留出用地空间,这导致郑州市政府只能通过临时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区建设临时垃圾消纳场,但这无法解决眼前建筑垃圾无处可倒的问题。

  说法: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查处违规渣土车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称,黑车查处率低,“取证难”是一方面因素,但各部门是否主动作为,才是问题的根结所在。“交警部门能否主动去查逃匿渣土车?执法人员能否第一时间主动找相关部门查监控?”他称,若相关执法部门能主动去查,渣土车也不敢如此“疯狂”。

 ≡建筑垃圾消纳能力不足问题,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处负责人王先生称,目前他们已将该问题形成一份专题报告,向郑州市政府上报,“希望郑州市政府能重视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的消化环节”。

  □记者田育臣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4 02:40 , Processed in 0.1082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