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飞 10月6日,春雨医生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讣告称,创始人兼CEO张锐先生,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2016年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多位和张锐熟悉的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和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一样,张锐身负重压,再加上其抽烟和熬夜多,身体扛不住。 过去的大半年里,移动医疗投资热逐渐退去,包括春雨医生在内的大多数移动医疗创业公司都重压在身,寻求改变,以适应大环境变化。 一、拆分在线问诊谋求上市 作为国内移动医疗创业领头羊,春雨医生正在进行Pre-IPO轮融资,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轮融资是否已经结束。 新兴移动医疗公司受制于商业模式不成熟的硬伤,完全依赖于投资方的资金支持,创业者有可能丧失主动权。 张锐生前曾对外表示,作为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他并没有上市意愿。但迫于资本方的压力,春雨将分拆核心板块在线问诊业务上市,主板和新三板都在考虑范围内。 在线问诊业务也确实具备商业变现的能力。公开信息显示,春雨医生迄今集聚了9200万名激活用户以及拥有49万名公立二甲医院以上的专业医生。据财新网报道,春雨医生去年的线上问诊业务实际收入已达1.3亿元,盈利3000万。 关于盈利的模式,张锐曾接受DoNews采访时表示,主要靠的导流,即导医导药。在张锐看来,春雨医生的运营核心仍为在线问诊,公司90%的精力都是用于在线问诊业务上。按他的解释,春雨医生的在线问诊平台扮演着中介的角色。用户在春雨医生的建议下,被推荐至合作的药店、医院,用户在春雨医生平台上完成付费模式。 二、免费开放问诊平台 今年8月初,春雨医生对外表示,所有有在线问诊需求的服务商,包括硬件厂商、APP、网站、微信公号等,都将免费接入春雨医生的在线问诊服务。也就是说,未来用户无需下载、登陆春雨医生app,就可以在任何接入春雨医生的平台享受在线问诊服务。 关于开放问诊平台的初衷,张锐称,这个新战略是在APP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 自2015年以来,国内移动医疗逐渐退热,投资人出手越来越谨慎。除了个别特例外,国内移动医疗公司大多数都处于烧钱阶段,包括春雨医生在内的很多移动医疗公司都面临了巨大的市场压力。上述熟悉张锐的知情人士表示,这也是张锐最近一年来熬夜加班增多的原因。 有移动医疗第一股之称的深圳市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互联网医疗平台就医160累计亏损5172.9万元。 春雨医生开放问诊平台目前的具体效果腾讯财经暂未获知。 三、收缩线下诊所 2015年,国内移动医疗互联网公司都趋之若鹜参与开拓线下门诊。春雨医生也没有例外。张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春雨医生的目标是在2015年年底开到300家,2016年年底开到1000家。今年,春雨医生已经在收缩线下门诊的业务,其线下诊所运营人员已经有部分离职,另一部分分拆到其他业务部门。 张锐曾对外表示,春雨医生90%的精力集中于线上问诊,线下门诊并非其重点。 相较于通过导流盈利的在线问诊业务,春雨医生的线下门诊实属重资产业务,确实能够实现线上线下的业务闭环,但是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3 21:16 , Processed in 0.0616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