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20城政策收紧 中国楼市降温承压

评论: 0

摘要: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伴随中国楼市传统旺季银十月的开局,多地房地产市场刮起调控风暴。从9月30日到10月7日,短短8天时间,北京、天津、成都、合肥、南京、深圳、佛山等20个城市密集发布楼市调 ...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伴随中国楼市传统旺季银十月的开局,多地房地产市场刮起调控风暴。从9月30日到10月7日,短短8天时间,北京、天津、成都、合肥、南京、深圳、佛山等20个城市密集发布楼市调控新政。业内人士称,过去18个月一路飘红的楼市可能即将迎来拐点。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张云 摄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张云 摄

  一轮新政潮后,限购、限贷重出江湖,多地楼市温度由沸点直入冰点,成交急速下降。

  在房价涨势汹涌的南京江北新区,升级版限购限贷政策发布后,开发商加推的新楼盘数量锐减,之前千百人争抢、拥堵售楼处的景象也已不再,售楼处的上门访客远不如从前。据统计,十一七天长假期间(截至7日19时),南京共认购商品住宅1308套,创5年来新低,同期大幅下滑五成多。

 ”京二手房中介经纪人小李说,这两天观望的人明显多了,一些客户本来已经决定签约,但由于政策变化,临时反悔,我们几乎每个经纪人手中都有几个这样的案例。

 ”京楼市新政要求首套首付比例不低于35%,二套首付比例最高达70%。小李告诉中新社记者,别看首套普通卓首付比例只上提了5个百分点,但对于很多成交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刚需户型来说,这就意味着首付要增加10万元至20万元,这足以让很多刚需购房者止步。而且由于大量客户是连环单的换房者,二套房首付比例调高也让不少人暂时搁置了换房计划。

  在北京工作7年的85后白领小王就遭遇被新政的情况。在9月最后一周,小王在南三环定下了一套40平米的二手房。但房子还没网签就遇上了政策收紧,首付提高。原本110万的首付已让他压力不小,小王还为此申请了30万元的装修贷款。等了这么多年才拿到购房资格,但这一下子就要多付10万元首付,我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得到这个蜗居锌,小王说。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北京区域,10月1日至6日,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网签量仅为204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73.7%,同比去年同期下跌42.2%;二手住宅网签量仅为152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96.5%。受信贷收紧影响,预计将有二至三成客户或取消或延缓换房计划。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天津、苏州、东莞、惠州等前期楼市过热并且有新政出台的地方。如:天津区域,从我爱我家国庆假期期间二手住宅的实际交易量来看,与9月同期相比减少了50%。据预计,限购新政对非津籍客户影响较大,需求量预计比上月将减少20-30%左右。

  苏州区域,新政发布后国庆期间的二手住宅交易量也明显减少,咨询了解新政详情的客户众多,但实际有意愿出手购房的客户大幅减少,恐慌气氛迅速被观望气氛取代,市场明显降温,并回归理性。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称,节假日历来是楼市交易的低谷。多地楼市调控政策出台顷国庆长假,所以国庆节期间交易量的大幅回落,更多的是受国庆长假因素的影响。各地调控政策对抑制楼市量价非理性上涨的实际效应,需要到国庆节后的首个交易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胡景晖认为,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都是对中央因城施策楼市调控精神的深入贯彻执行,是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情况,出台的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所以可以预见到的是,这些政策将对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预期、消除恐慌、平抑房价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10月份,前期房价涨幅过快的城市的楼市交易量将逐步回落,房价也将逐步企稳并回落,全国楼市将开启新一轮降温周期。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近期中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降发展。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这可能是信贷收紧的信号,叠加本轮调控潮,今年第四季度楼市降温调整的可能性大涨。(完)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2 01:41 , Processed in 0.1313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