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楼市调控究竟要约束什么

评论: 0|来自: 河南日报

摘要:   如何让不炒房、不投机的用户群体,不受限贷政策的误伤,不被限购政策挤压,需要有关部门予以更多的针对性考量。  □本报评论员刘婵  国庆期间,楼市很忙全国19个热点城市集体出台楼市调控政策,郑州市两天内 ...
  如何让不炒房、不投机的用户群体,不受限贷政策的误伤,不被限购政策挤压,需要有关部门予以更多的针对性考量。

  □本报评论员刘婵

  国庆期间,楼市很忙;;全国19个热点城市集体出台楼市调控政策,郑州市两天内先限购再限贷,打出了调控组合拳。这一连串动作并不意外,此前无论是老牌财经媒体还是新兴楼市自媒体无一例外都在预测,郑州房价连续2个月涨幅领跑全国,备受瞩目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该来的一定会来”。

  自房地产去库存开启以来,过热与泡沫预警也时时伴随,官方今年曾多次警告房地产泡沫逐渐抬头。面临经济放缓的考验,在传统制造业等经济增长点动能降低的态势下,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更加展现了政府稳固民生的决心与勇气。这些政策无疑有相当大的威力,只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调控政策的威力究竟应该施展在何处?

  首先,应该对无序的市场环境予以约束。随着市场过热,郑州市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视预售证如无物,肆无忌惮地“无证开盘”,一些购房者被裹挟在恐慌性抢购的热潮中身不由己。国庆节前,郑州市曾出台“预热”式的调控政策,其中一条就是严禁开发商无证开盘。取得预售证后,才能进行开盘芽乃至网签销售,这无疑是一个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老百姓购房权益的基本措施。

  其次,应该对二手房交易乱象予以约束。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激发着人们创造财富的欲望。在最近一段时间的郑州二手房交易市场,有的房主坐地起价,甚至搞拍卖、搞竞价,高价卖出后仍对所获利益不满足,不惜以毁约为代价,向下一个客户开出更高的价格。价格的过热上涨,令房屋交易总价的增幅远超需要赔付的违约金,房产市场已处于极度亢奋状态。

  当然,最需要厘清的,还是整个社会对房屋基本属性的认知。当一处楼盘在3个月内价格翻了一番,另一处楼盘将单价每周上调1000元时,房屋仿佛就只剩下了风险投资的金融属性,居住的本质丢到了脑后。当超市的大妈与咖啡馆里的年轻人都在讨论区域房价与热点楼盘时,实体经济的活力与社会发展的创造力都会受到抑制。当一线城市“涨价微库存”、二线核心城市“涨价降库存”、三四线城市“平价高库存”时,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有对约束炒房的期望,也有对防止误伤的警惕。刚需用户对市场充满了合理的需求,买房置业是安家落户的人生大事,如何让不炒房、不投机的用户群体,不受限贷政策的误伤,不被限购政策挤压,需要有关部门在下一步政策细分或政策优化时,予以更多的针对性考量。

  郑州的楼市究竟会不会从寒露时节开始降温,这撒于市场的运行规律,谁也无法作出精准的预测。但可以预见的是,抑制泡沫,打击虚高房价,最大限度化解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将会是众望所归。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0-13 20:53 , Processed in 0.72451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