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记者 付雨涵/文 李新华/图![]() 燃煤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散煤又是燃煤管控的重点对象,随着采暖季的来临,燃煤散煤销售和使用将再一次进入千家万户。 既要保民生,又要保蓝天,到底怎么保?10月11日下午,省燃煤散烧管控会在郑州召开,环保、工商、质检等多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会。就燃煤散烧方面,下一步将重拳治理违法违规散煤销售点。 现状 燃煤散烧劣质多 #FormatImgID-1# 还有一个月,采暖季将拉开序幕,一大批燃煤散烧现象将再次在全书地开花,这势必会给奋战三月获得的大气控污成效带来巨大冲击。 继今年7月4日全省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燃煤散烧工作就在有序进展中,据省工商局局长马林青介绍,截止9月底,全省共排查2358个散煤销售点,排查出实有散煤经营主体3486户,取缔散煤销售点972户。 虽有初步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冬季燃煤是很多家庭多年来的生活习惯,进入冬季以来,遍布城乡的地方,会有大幅度的反弹。”马林青忧心道,就河南现状而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生活用煤、产业用煤数量很多,且很多还是劣质煤,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使得燃煤散烧管控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十分艰巨。“即将进入集中供暖季,燃煤散烧管控形势将更加严峻。” 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办副主任、省环保厅厅长李和平更加担忧的是,目前已经进入第四季度,是每一年度重污染天气高度频发的时期,管控不好,大气污染传输上的五个城市郑州、新乡、焦作、鹤壁、安阳将会对北京PM2.5的升高带来极大的冲击,对省内污染物的影响更为严重。 示范 郑州 9 月底燃煤销售取缔到位 市县两级重金保民生 #FormatImgID-2# ≡于一个燃煤占能源比例较大的瘦,燃煤散烧管控问题多,困难多,不代表做不好。郑州市9月底,就已经把建成区内所有散煤企业全部取缔,这一做法,给其他地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郑州市市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8月份开始,郑州市开始组织拉网式排查,重点摸散煤销售企业和居民用煤的情况,到9月底,郑州市建成区燃煤销售企业已经全部被取缔。 取缔不是最终目的,采暖季同样需要保民生,郑州推进和建设了以政府主导的10家优质型煤的生产企业,同时制定补贴政策,根据测算,郑州市安排三亿资金,用于散煤治理的补贴,到2018年年底,再安排三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散煤治理,对气带煤、电带煤居民用户放宽阶梯气价和阶梯电价,对特困户、贫困户在煤改气过程中实行应自行承担的费用,明确了县市分担比例。“2018年10月份之前,将完成县市区、农村地区气带煤、电带煤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这一做法,让李和平大为赞赏,他认为,政府在财政方面拿出大量资金进行补贴,凡是属于用电代煤的,每户补助一千元,凡是用气代煤的,每户发放气罐12罐,这个钱花的值,老百姓买账,是重大民生工程。 ![]() 管控时间表 11 月 15 日是违规散煤销售“大限” 眼瞅着采暖季将近,省政府为保蓝天也是蛮拼的,在成立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攻坚小组的基础上,又专门设立了省燃煤散烧管控工作办公室,盛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话委、环保厅、工商局、质监局等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对管控期限也做了时间安排。 根据安排部署,各地政府组织开展散煤销售点拉网式的排查,彻底查清全省散煤销售点的分布、建设、销售基本情况,列出详细清单,建立台账,分门别类甄别有无工商执照、有无环保手续、是否在建成区域或禁燃区域等情况。 10月底前,各地政府必须要向社会公布城市建成区域和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和面积等情况; 11月1日至11月15日,依法取缔违法违规散煤销售点,拆除违法违规燃煤设施,禁止购销和使用高于32%、硫分高于1%的劣质散煤,强制取缔无工商营业执照、位于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未通过环评检验验收无法提供检验报告,经抽检燃煤为劣质煤等五类散煤销售点; 2016年底,各地要根据英的天然气替代工作实施方案,全省天然气使用量达到一亿立方米,乡村煤改气、煤改电达到50%以上; 2017年10月底前,各省辖市、直管县市都要建设洁净型煤生产仓储配送中心,确保洁净型煤替代工作有序推进,各地要建成洁净型煤仓储配送体系,全部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和清洁煤替代,实现全省零散煤。 民生工作无小事,10月11日起,全省摸排散煤销售拉网式排查正式启动,省散烧办将与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签订目标,对未完成无证散煤销售点、高污染禁燃范围内散煤销售点取缔任务和高污染区范围内的燃煤设施拆除任务、集中供热、供气管网建设、煤改气、煤改电、洁净用煤工作推动不力的地方政府,进行批评问责。 李和平强调,燃煤散烧工作不可小觑,要拒绝作秀,真正实干,对搞文字游戏、数据造假、任务造假的地方政府,严肃问责。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5 20:50 , Processed in 0.0449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