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南昌限购限贷不影响契税优惠政策

评论: 0|来自: 中国江西网

摘要:   ■记者洪怀峰/文  中国江西网讯 11日早上9点,当市民黄先生赶到南昌市地税局一楼办税服务大厅时,结果发现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朋友圈里传言,从10月8日南昌出台‘限购令’后,契税优惠政策很快也会取消,我 ...

  ■记者洪怀峰/文

  中国江西网讯 11日早上9点,当市民黄先生赶到南昌市地税局一楼办税服务大厅时,结果发现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朋友圈里传言,从10月8日南昌出台‘限购令’后,契税优惠政策很快也会取消,我要赶紧把契税交掉。黄先生担心限购令出台契税优惠政策生变。

  南昌市地税局一楼办税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昌出台限购令后,前来办理缴纳契税的市民突然多起来了,这主要是很多置业者担心 限购令出台后,原先的契税优惠政策会取消,所以大家争相前来交契税。南昌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限购令以及首付比例提高至30%,并不会影响已经出台的契税优惠政策。

  现象

  限购令引发置业者争相交契税

  早在今年的2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卓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自2月22日起,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政策。2月24日,南昌市地税局正式发布具体的实施细则,契税优惠以套数和90平方米为界,营业税则为满两年免征。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今年4月份,南昌市地税局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建部及省地税局、市地税局出台的支持房地产去库存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汇编为26条。

  由于10月8日南昌出台限购令,很多市民赶紧抢房:南昌10月1日至10月7日累计卖出1956套新房,而限购前的当晚10月8日狂卖2190套新房,同时一部分已经购房但还没有缴纳契税的置业者,开始争相交契税。

  11日,前往税务部门交契税的熊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天他的微信圈里不断传出契税优惠政策生变的信息,令他加快了去交契税的脚步。与此对应的是,南昌市地税局一楼办税服务大厅排满了前来交契税的置业者。

  说法

  限购限贷不影响已经出台的契税优惠政策

  连日来,前来办理缴纳契税业务的市民确实很多,但是南昌出台的‘限购令’以及首付比例提高至30%,不会影响已经出台的契税优惠政策。南昌市地税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契税等优惠政策都不是轻易会变动的,除非国家层面有变动。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昌地税部门没有接到有关契税优惠政策变动的信息,因为税收方面的政策不可以轻易更改的,无论是今年的2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卓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还是今年4月份南昌出台的26条税收优惠支持房地产去库存,都不会因南昌出台限购限贷而随便改变。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由于红谷滩场地有限,加上目前大批市民集中前来办理契税,因此红谷滩地税局的契税缴纳业务迁至南昌市地税局一楼办税服务大厅(位于南昌市团结路229号),置业者也可以到各个所在辖区的税务部门办理契税业务。

  提醒

  交契税必须先查档,还要带齐相关材料和证件

  那么,前来办税的市民需要带哪些证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办税要做的第一步是查档。而查档这一环节需要1至2天的时间,目的就是要确定当事人所在家庭到底有几套房产,以此确定采用哪一档税率。

  查档需要填写家庭卓情况查询申请表,申请表上要填写家庭成员(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申请表填写完毕后,地税工作人员会通过查档系统向房管部门提交查档申请,审批通过后,查档就算完成了。

  出了查档结果,就可以正式来缴税了,前往办税的市民,必须要带购房合同和不动产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是未婚人士,还要带上身份证和户口本;已婚人士要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离异人士要带上离婚证和离婚协议。查看离婚协议的目的,是要看孩子判给了哪一方,如果孩子名下有房,那孩子所在的家庭就不能判定为家庭唯一卓。

  另外,限购令下,拆迁户享受的契税优惠政策也没有变,据悉,拆迁户以本人或配偶的名义购买本市商品房或二手房时,依然享受已经出台的相关优惠。重新购买的商品房成交价格超过拆迁补偿款的,只对超过部分按相应税率征收契税。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2 04:01 , Processed in 0.0583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