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专家:高房价到地王频现房贷风险应及早控制

评论: 0|来自: 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 今年以来,从高房价到地王频现,再到银行信贷中的房贷占比畸高,楼市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楼市的非理性,为监管层所关注,并逐步出手规范。针对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各地纷纷出台限购政策应对;对于地王,则 ...

今年以来,从高房价到地王频现,再到银行信贷中的房贷占比畸高,楼市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

楼市的非理性,为监管层所关注,并逐步出手规范。针对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各地纷纷出台限购政策应对;对于地王,则采取限价拍地和严查金融机构输血房地产企业。而针对近期飞速增长的个人卓信贷数据,除了部分城市实施限贷外,监管层开始从银行角度入手。

据媒体报道,央行近日召集了17家主要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卓信贷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卓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金融机构卓金融业务的监督检查,以及对银行自律机制的指导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约束,以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至楼市。

一般认为,个人卓贷款业务属于银行的优质资产,违约率很低,产生的坏账也明显小于其他领域,深受银行青睐。正因于此,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银行卓贷款业务水涨船高。以最近公布的数据为例,今年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房贷);到了8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至5286亿元。

井喷的房贷数据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本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即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四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称,近期中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降发展,也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的确,虽然房贷普遍被认为风险偏低,但也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房价下跌引发的弃供现象,此前曾在温州等地上演:温州房价在2011年被炒到均价3万以上,随后2年左右整体跌幅超过一半,出现了房产市值低于未还清银行贷款的情况,于是断供现象接二连三,银行被迫接手跌价的房产,直接导致坏账累累。

而且,如果不对银行信贷进行控制,因为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赚钱效应,房价上涨会继续蔓延,银行的卓贷款也会继续暴增,直至构成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殷鉴不远。刚刚过去的2015年,上半年的赚钱效应引发全民参与A股市场,两融余额日渐高涨,场外配资持续涌入。由此催生的牛市,令投资者账面财富激增,新股发行提速,还刺激了消费。但这背后的风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鼓吹4000点是牛市起点者。最终,在增量资金的涌入难以为继后,市唱始掉头向下,杠杆资金竞相撤出引起踩踏,股灾随之而来,一度危及整个金融系统安全。

个人卓贷款激增,对经济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资金多流入金融资本化的房地产市场,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形成挤压;个人房贷支出的增加,也抑制了消费,这从近期公布的热点城市经济数据中可见一斑。

一直以来,金融市场 存在着利润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的错配,建立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是经营金融的重要环节。因此,要以金融的风险管理角度来直面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于未然。对于房贷数据暴涨,决不能以历史风险较低等因素予以放任,而是要在风险可能爆发之前将其控制。

换言之,不论是从防范金融风险,还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角度,对于过快增长的个人卓信贷数据,都应予以约束。

专家:高房价到地王频现房贷风险应及早控制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6 14:01 , Processed in 0.0440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