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度中国高峰论坛于10月14日在杭州举行。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论坛讨论环节提出,中国实际赤字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徐瑾: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只是单纯从央行的角度考虑,还应该放在增长、通胀等多个目标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的决策很难做,它的货币政策空间可能未来也不会特别大。但是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我们财政空间会比较大呢?我听最近有一些观点,说中国还有可以超级宽松的财政政策,不知道您能不能说一下关于财政政策,到底能够用足到什么程度?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我们是提了一个讨论的想法,不是定论,因为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对真实赤字率的测算,中国的赤字率到底有多高,其实我觉得应该分显性的和隐性的和人民实际的,实际的赤字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也是制约超级宽松的这种财政政策实施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现在开会的时候,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货币政策这一端,是希望财政更多地发挥作用,因为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了。财政政策这边,就说我们实际上杠杆率很高,债务压力非常大,实际的赤字率也可能比我们名义上数字要大,所以更多的还得要靠货币政策。所以大家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际上都处于两难的境地,都要湘湖依靠,都觉得对方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现在一个现实问题。财政政策确实比货币政策腾挪的余地大一些,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提更宽松一点的财政政策要实施的理由。当然宽松到什么沉重,市面上很多经济学家就说,是一种超级宽松的财政政策,这个我觉得可能是要探讨的。长远来看,我觉得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么重要的背景和世界背景之下,我们谈宏观管理的基本思路的时候,还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我们讲的供给侧改革的支撑方面,应该说乏善可陈,我觉得特别如果我们还局限于这样的管理,可能跟我们时代的背景和今天的主题都不太相符。因为我们民众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期望也不太相符。 徐瑾:您简单说一下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框架不适应当前的情况,您觉得有什么更为可行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管清友:我觉得中国和欧洲美国的情况确实不太一样,欧洲也好、美国也好,在大宗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中国的情况,不是我们没有空间,是因为我们要一方面解决经济杠杆的问题,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归结于一句话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很关键的,第一个是国有企业改革,第二个是土地制度的改革,第三个是金融领域的改革,第四个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改革,这四个我觉得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四场攻坚战。这四个问题,特别是国企的改革,如果没有比较大的理论、思想意识和具体措施上的突破,我觉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比较难的。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6 22:44 , Processed in 0.0454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