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是郑州高技术人才的聚集地之一,神舟十一号宇航员的面窗,就是该校科研团队生产的 ![]() 宇通客车的生产车间。引进高素质人才是宇通公司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制图/郑萌 河南商报记者 訾利利 孙科 刘慧丽 吴静/文 侯建勋/图 2001年开始,郑州提出“引博从政”,次年从全国引进博士担任48个领导职位;2009年,郑州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为来郑安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补助。 2015年,郑州发布更具吸引力的“1125”聚才计划,也是在这一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中,郑州市排名第九,首次挺进全国十强。 如今的郑州,正在全球“抢人”,汇高智聚英才,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 技术 打破国际垄断的郑州IP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专利技术”,听起来是不是很晕菜? 这样说就好理解了:这是生产尼龙制品不可或缺的原料,而尼龙与我们的生活关联就大了,轮胎、地毯、服装、鞋包,甚至飞机、高铁,都需要用到尼龙制品。 “你看现在大街上跑的汽车,四个轮胎,有三个轮子都是我们的技术生产的,有一个轮子则是传统技术生产的。”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不足40岁的博士生导师刘仲毅说。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传统的苯完全加氢技术,流程长、效率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通俗点说,生产一吨产品就产生一吨废水。” ▲刘仲毅带领团队开发的苯选择加氢技术,过程安全、副产物可充分利用、耗能低,是针对传统技术进行的重大技术创新。 1998年,郑州大学开始了苯选择加氢催化技术研究,到2007年催化剂就完全替代了进口的类似产品,2010年整体技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优势 郑州聚才汇智潜力巨大 要用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还要让金凤凰种梧桐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童丽萍,是郑州市“引博从政”的一员,曾任郑州市建委副主任兼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项目总工程师。根据她的提议修改后的方案,为会展中心建设节省了9000多万元。 “人才优势是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不光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引领作用,河南提出的四个大省建设,其中最根本、最基础、最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人才,有了人才才有发展的主动权、竞争力。 他认为,郑州在集聚人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首先,郑州的智力资源整体上在河南省属于高地,从人才储备、人才占有、人才素质、人才结构上在河南都是首屈一指。 第二,高铁、航空、互联网等发展迅猛,尤其是米字高铁形成后,扩大了人才活动的范围,郑州地处中部,有利于集聚、吸引人才。 第三,郑州有一系列吸纳人才的载体,如郑大、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如三磨研究所、轻金属研究院、基建研究所等国内一流水准的研究机构,如一系列创新型企业,如航空港区、经开区、高新区,都是吸纳高水平人才的载体。 第四,郑州的引才、用才政策环境越来越优化,郑州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吸引人才的政策越来越优惠。 ▲人才结构方面,高端领军人才,如院士、“千人计划”人才、创新型企业家越来越多,随着郑州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一线操作的技术型人才也更丰富,人才结构必然会越来越合理。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9 09:09 , Processed in 0.0454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