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全国经济数据后,各地统计局也纷纷披露了自己的三季报。从已公布的23个瘦的数据来看,重庆和贵州这两个长江上游瘦的增速超过了10%。从名义增速来看,东部沿海几个发达瘦的增速都比较高。 长江上游最强劲 从区域上看,长江中上游的几个瘦最为强劲。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较全国高4.0个百分点。 紧随其后的是贵州,2016年前三季度,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13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此外,位居长江中上游的几个瘦表现也相当不错,比如江西增速达到9.1%,安徽达到了8.7%,湖北也达到了8.1%。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总体来看,长江中上游地区几个瘦的产业层次搭配更好。这些地方也有不少重工业,但相比东北等地,长江中上游的重工业如重型机械等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比较充沛、水资源丰富、更贴近市场,是产业转移的主要选择地。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这几年,这些瘦吸引了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量产业转移落地。比如苏州的不少笔记本产能目前就已经转移到重庆等地。 以贵州为例,前三季度,贵州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0%,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 在重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3个保持了增长,占84.6%。在6+1支柱行业中,汽车、电子、装备、化医、材料、消费品和能源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1%、21.7%、10.6%、8.3%、5.7%、9.2%和5.3%。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说,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得比较好,而且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因此发展仍比较快。 表1 各瘦三季报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制作) 沿海瘦名义增长更快 另一方面,目前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中的增速均为实际增速,是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包含了价格的变动。价格变动是无处不在的,不光关系到各地GDP总量的大小,而且也与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息息相关。用名义增速来观察各地的经济表现,会更为直观。 在名义增速方面,有三个瘦的增速超过了10%,分别是贵州、福建和重庆,而且都在11%以上。 这其中,沿海瘦福建前三季度名义增速高达11.52%,仅次于贵州,比实际增速高了3.1个百分点。不过福建的名义增速比较高,有其特殊原因。在过去,福建GDP统计中,一直存在上小下大的情况,即上半年的比重较小,下半年比重较大。 过去福建一直存在‘上小下大’的问题,现在我们逐渐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更能反应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福建省统计系统一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今年福建调整了上下半年的比例,对去年的基数进行了调整。 也就是说,不论是今年上半年,还是前三季度,福建的名义增速都会比较高,但全年下来,名义增速就会相应地降低。 分瘦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尽管实际增速不高,但名义增速却普遍位居上游。除了福建,上海的名义增速也达到了9.31%,广东、浙江、北京都超过了8.5%。沿海瘦的名义增速普遍高于实际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比如,上海高出了2.6个百分点,北京高出了1.8个百分点。 而名义增速比较靠后的主要是能源占比比较大的瘦,如陕西、内蒙古、河北、山东、宁夏等,这些瘦的名义增速都比实际增速来得低。比如陕西名义增速只有4.42%,比实际增速低了2.9个百分点;内蒙古名义增速只有4.9%,比实际增速低了2.2个百分点;山东的名义增速只有6.54%,比实际增速低了1个百分点。 这种差异的一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陕西、内蒙古、河北、东北等瘦的生能源产业占比较大,由于今年前三季度能源价格同比下降,因此这些瘦名义增速也会低于实际增速。 相比之下,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瘦处于产业的下游,轻工制造业、以及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产业发达,这些地区的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因此名义增速就明显高于实际增速。 能源瘦重迎好日子? 不过,对能源瘦来说,目前触底反弹的态势已经显现。最新公布的9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PPI首次转正:9月PPI同比增长了0.1%,结束了自2012年2月份以来的月度同比下滑。PPI是指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简单来说,PPI就是上游原材料的价格。 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报收于577元/吨,较年初累计上涨55.5%。相比之下,期现货价格涨势更猛。10月24日,郑商所动力煤主力合约1701以涨停收盘,报625.6元/吨,价格创历史新高。 对能源瘦来说,PPI的上扬意味着这些地方将迎来重大利好。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从8月开始该省能源工业月度增速转正。9月,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1-9月下降0.7%。 在内蒙古,前三季度,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结束了同比连续50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较上半年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 如果能源价格继续上涨,那么能源产业占比较大的瘦也有可能将重新迎来好日子。彭澎说,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利好东北、山西、内蒙古等能源瘦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为这些地方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不过,彭澎也提醒,这些能源重化瘦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产能过剩该整合的东西还是要做,混改、重组等工作还是要抓紧,尤其是很多地方的民营经济占比仍比较低,还是要加快体制机制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25日表示,中长期看,随着能源消费强度的不断回落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很难有绝对增长的空间,预计2020年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即使考虑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的因素,到时全国煤炭产能仍然有46亿吨左右,煤炭产能大于需求的基本面不会根本改变,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他介绍,部际联席会议将进一步统筹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推动煤炭及相关产业协调降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调结构。深入推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和处置僵尸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产能,加快退出低效无效产能,努力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 二是多措并举保供应、稳价格。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当前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的矛盾,继续有序释放安全高效先进产能,有序引导在建煤矿投产达产增加一部分产能,针对少数供应偏紧地区定向增加部分产能投放,保障居民取暖、发电等用煤需求。 表2 各瘦前三季度名义增速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7 22:38 , Processed in 0.0465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