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后,长安铃木发布机构调整管理办法。来自内部的解读是,该办法意在为取消技术中心做准备。根据目前传闻,长安铃木技术中心或不再独立存在,而是划归到品质部。技术中心一旦不存在,后续新产品导入和自主开发,都会受到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独家获悉,这意味着主管部门要求整车厂设立的技术中心,在长安铃木面临名存实亡的风险。受其影响,技术中心员工开始陆续离职,其中不乏中高层管理人员。而其他架构的调整将在11月陆续开始。 这被内部解读为铃木逐步退出长安铃木合资公司的前奏。目前,长安铃木已经停止了此前多款车型的导入计划,产品和战略同样处于停滞状态。长安方面消息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内部传言较多,普遍说法是2018年起铃木不再向合资公司投资,而2020年开始陆续撤回在华工作人员,到2023年合资期满后,不再继续签约。 虽然对于7年之后的判断有多重不确定性,但目前计划确实如此。上述消息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究其原因是铃木进入中国20余年,近几年从产品到销量都没有明显提升,铃木高层对此不满意。 从市稠现来看,长安铃木今年前三季度销售8.2万辆,同比下滑7.2%,与此前预期差距较大。长安铃木副总经理况锦文(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年初曾表示:2016年长安铃木的产销量将高质量增长30%~4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与其他日系车企不同的是,长安铃木多以小型车为主,而目前中国的小型车市场整体正在萎缩。同时受制于铃木全球体量较小的限制,缺少基于中国市场特征的本土化研发实力也是关键原因。 从边缘化到退出风险 离职已经成为长安铃木员工讨论最多的话题。目前已经开始变化的是技术中心。上述长安方面消息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除了这一核心部门的调整,其他部门的调整还处于传言期。 从目前情况来看,日方合同到期后从长安铃木退出的可能性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长安铃木日渐边缘化的市场地位,以及在长安铃木内部,对于合作车型导入的争执也一直存在。 数据显示,自2011年达到销量最高峰之后,长安铃木销量持续走低。2011年销售22万辆,2012年销售17万辆,2013年销售14.8万辆,2014年情况略有好转,销售16.5万辆,而2015年却又继续下滑,销量跌至12.02万辆。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9 21:04 , Processed in 0.0446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