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个税改革方案草案已完成 加速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互联互通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营报

摘要:   个税改革方案草案已经完成 ∨丽娟  10月24日至27日,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明年下半年召开十九大。市场认为,个税改革在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后,在十九大召开之际或将有 ...

  个税改革方案草案已经完成

 ∨丽娟

  10月24日至27日,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明年下半年召开十九大。市场认为,个税改革在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后,在十九大召开之际或将有新的进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财政部已经完成了个税改革方案的草案,但方案并未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前曾参与方案研讨的专家此次也并未看到内容。不过,对于个税改革关注的税率、扣除因素、家庭申报等内容,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热点。

  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按计划将于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今年上半年,国家税务总局还曾组织专家团队到各地进行实地调研,为个税全面开征的技术条件做调查。

  技术征管准备

  管综合个税制度还需要很多配套,涉及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等难点,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随着改革的推进,个税的技术条件将得到保障。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早在1996年制订九五计划时,国家就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之后,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也都明确提出个税改革的方向,并重申要努力推进这项改革。

  然而,经历了四个五年计划后,个税虽几经修正调整,但却一直没有完成。

 ≡此,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中,综合所得目前并未实现信息联网,给征管带来难题。加快建立和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是实现全面征管的前提。他说。

  楼继伟也表示,综合所得中包含的专项扣除需要大量信息支撑,包括子女教育和职业教育,家庭赡养等因素都要考虑进来,改革需要分步到位。

 ≥了解,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有11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张斌认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意味着税务机关要直接面对自然人收税,接受大量的个人申报纳税,在征管成本加大的同时,也对征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务部门需要对纳税人的申报进行稽核和甄别。要建立和完善适用于自然人纳税人的征管机制,如自然人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制度和纳税服务体系、与个人和家庭有关的涉税信息系统等。

  税收法定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的互联互通正在加速推进。

  税收征管法修订最大的阻力是‘涉税信息共享’。参与税收征管法修订和讨论工作的施正文透露。

 ≥悉,现行税收征管法于199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虽然在1995年和2001年进行了部分修改,但始终没有增加建立涉税信息管理制度的内容,税务机关只能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间接手段获取信息,缺乏直接获取涉税信息的必要权力和手段。

  不过,这一现象在去年得到了改善。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底发布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按照进度要求,2018年将实现征管数据向税务总局集中,建成自然人征管系统,并实现与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此,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国务院法制办曾对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对纳税人识别号和第三方信息提供等内容进行讨论。

  在他看来,纳税人识别号包含的各类收入、财产等信息,加上第三方提供的内容都汇集到税务机关,并最终在税务机关建立纳税人个人账户,为分类和综合计征提供了技术保障。

  记者了解到,正在修订中的税收征管法已经明确建立自然人纳税识别号,这将归集个人工资、薪酬、证券、不动产、保险、银行存款信息,这成为个税改革中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主的重要一环。

(中国经营报)

个税改革方案草案已完成 加速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互联互通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8 04:34 , Processed in 0.0441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