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新研究为艾滋病传播第一人洗冤 实为替罪羊

评论: 0|来自: 参考消息网

摘要: 核心提示:英国自然周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论文证实,零号病人的定名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出现的错误。这位被确定为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男子并非首例,而是众多感染者中的一位。 ...

核心提示:英国自然周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论文证实,零号病人的定名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出现的错误。这位被确定为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男子并非首例,而是众多感染者中的一位。

原标题:新研究为艾滋病传播“第一人”洗冤 实为替罪羊

核心提示:英国自然周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论文证实,“零号病人”的定名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出现的错误。这位被确定为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男子并非首例,而是众多感染者中的一位。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0月26日发表了罗西奥·R·加西亚-拉瓦迪略的题为艾滋病是这样开始传播的的文章,编译如下:

当人们深感受到威胁时,通常的做法是寻找一个罪魁祸首。当轮到艾滋病时,加拿大人加埃唐·杜加斯;;公认的艾滋病“零号病人”;;就成为了这个代为受过的、史上最“妖魔化”的患者。

多年来,加拿大籍空乘人员杜加斯一直扮演“替罪羊”的角色,虽然科学界曾多次坚称,将人类免疫缺陷簿(HIV)从非洲传入美国乃至全世界不可能单凭一个人来完成,也不可能如此迅速,但杜加斯却一直被当作“零号病人”对待。英国自然周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论文证实,“零号病人”的定名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出现的错误。这位被确定为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男子并非首例,而是众多感染者中的一位。

这项新研究由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研究员理查德·麦凯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态及进化生物学系主任、艾滋病簿进化问题专家迈克尔·沃罗比共同完成。他们的研究不仅为杜加斯洗清了“罪名”,而且也澄清了艾滋病簿在美国本土最初的活动轨迹。

但是,谁是加埃唐·杜加斯?他又为何被认定为艾滋病传播的罪魁祸首?杜加斯曾是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名空乘人员,金发、体形健壮,在男同性恋群体中颇为出名。他承认自己曾有过2500多名性伴侣。鉴于他的个人性史以及艾滋病在洛杉矶的传播状况,1982年美国疾藏制和预防中心在男同性恋群体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在他们当中有一个被重复提到的核心人物,尽管此人并非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这名被称为57号病例的男子是一名空乘人员,其工作就是在全世界飞来飞去。在其性接触者当中也有来自纽约的人。

这项调查在确认患者身份时使用的是编码系统,用患者所属城市的缩写以及一个数字作为其身份代号,例如LA1指“洛杉矶1号”、NY2指“纽约2号”。57号病例因来自“加州以外的地方(Outside California)”,被称为“患者O”。慢慢地“O”这个字母被理解为数字“0”,“患者O”也变成了“零号病人”。麦凯说:“零是一个强大的单词,它可以代表没有,但是同样也可以意味着开始。”

在洛杉矶开始的调查逐渐扩大范围。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有过超过1000名性伴侣,但大多数人只能说出其中很少一部分人叫什么。而57号病例提供的信息却更加广泛,在近三年与之有过性关系的750名性接触者中,他能说出其中72人的姓名。他独特的姓名也让其他人很容易记住了他。就在这项调查公布的1984年,杜加斯去世。

确定杜加斯为“零号病人”是一种谬误的证据来源于亚利桑那大学一个团队新研发的分子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从超过40年的血液样本中重新找回基因物质并破译簿的基因序列。

新研究彻底澄清并确认了艾滋病簿是如何进入美国的。众所周知,艾滋病簿20世纪上半叶起源于中部非洲的黑猩猩。大约在1967年登陆加勒比地区,特别是海地。随后在1971年左右进入纽约,并在1976年前后从纽约蔓延至旧金山和加州其他地方。在传至纽约之前,人们对艾滋病簿一无所知。沃罗比指出,艾滋病簿在这座城市找到了一个群体,就如火种遇到干燥环境,簿获得了迅速和大规模传播的温床。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0 19:54 , Processed in 0.0440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