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论坛近日(10月30日)在武汉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将是一场持久战,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创新导向型经济结构。 赵昌文认为,改革开放37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四次调整周期,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进入本轮调整期。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呈L型走势,而且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L型经济运行走势是等不来的。赵昌文指出,近三年来,中央政策思路的演进,从2013年提出的三期叠加,到2014年的新常态,以及2015年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说明了中央已认识到新常态并非无为而治,要维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打一抄济转型的持久战,下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可关注新的提法。 作为新常态下增长战略的持久战,赵昌文认为,这是与经济崩溃论和反转论相对立的观点。持久战 并不是指经济形势长期不好甚至一直走下坡路;相反,它意味着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并不会陷入长期停滞。但是,在通往美好前景的道路上,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 问题,未来一段时期甚至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 从实践层面来看,新常态下增长战略的持久战不是持之以恒,更不是等、熬、忍,静待 经济自动向好,而是包含了一整套克服当前困难争拳济长期向好的战略技术安排。比如坚持增速阶段论,以短期换长期;打好歼灭战,彻底治理经济污染;维持体 制可改革性,释放后发优势;塑造有效政府,依靠有为干部,在全球视野下坚持持久战。 为何是一场持久战?赵昌文认为,中国是一个革新性发展中大国,具有较强后发优势和体制可改革性等核心优势,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不会陷入日本式L型增长或长 期停滞,也不会陷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相反,中国经济会在未来十年左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与此同时,当前经济生态欠佳,存在债务病(杠杆率持续攀升)、泡沫病(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利润病(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大量僵尸企业存在)等经济污染,也存在着干部不作为等政治污染,制约了经济的循环流转,中国经济不会在短期内实现反转。 赵昌文认为,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创新导向型经济结构,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需要有创新导向型的社会报酬结构、保持较强的企业纵向流动性、建立市场友好型国有经济或使国有资本具有亲市场性。 (一财网)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8 08:25 , Processed in 0.1535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