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科技快讯 查看内容

四川大学耗时5年VR解剖课投入教学

评论: 0|来自: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摘要: 长期以来,不少院校的解剖课是借助图谱和人体模型进行教学,但这种方式无法立体地展示人体结构,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很难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

长期以来,不少院校的解剖课是借助图谱和人体模型进行教学,但这种方式无法立体地展示人体结构,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很难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川大学耗时5年VR“解剖课”投入教学

老师演示通过VR看人体构造

四川大学耗时5年VR“解剖课”投入教学

人体模型十分逼真

有虚拟现实界“奥斯卡”盛典之称的VRCORE开发者大赛颁奖典礼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人卫3D系统解剖学VR版,荣获最佳应用奖以及最佳跨界奖提名。该技术可以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人体结构,弥补了人体标本不足而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学习机会的遗憾。

耗时5年VR“解剖课”投入教学

一名穿着白大褂,戴着VR的学生正站在屏幕前,老师在一旁进行讲解。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师生正在上“模拟解剖课”,学生可以凭借VR全方位立体地观察屏幕中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结构,连血管都一目了然。学生甚至可以把器官“拿到”自己面前近距离观察,学习结束后通过一键复原让器官回到原位,学生置身在一个真实的嘲中,所有的器官,就连皮肤都是真真切切的。

这项技术从研发到投入教学已经花了5年时间。

突破困境不再受制于人体标本不足

解剖学是医学生的重要课程,但是人体标本一直制约着解剖学。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每5-6名学生使用一具标本,但由于标本资源非常稀缺,加上标本属于易耗品,有的医学院校甚至几十名学生共用一具标本。

长期以来,不少院校的解剖课是借助图谱和人体模型进行教学,但这种方式无法立体地展示人体结构,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很难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教授、人卫3D系统解剖学主编王凡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医生需要对一患者做颅脑手术,脑的血管有哪些?它们供应哪些部位?哪些结构是重要的?老师讲起来很难,学生学起来也很难。而VR技术可以帮助使用者在虚拟嘲下,观察脑部重要结构和血管的分布情况。

未来方向学生可以模拟做手术

据了解,数字解剖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开始的平面图谱到3D,再到现在的VR技术。人体的结构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出来了。

据项目开发工程师介绍,目前的技术还没有解决“触觉”的问题,现在对学生而言是以观察为主。下一步的技术可以虚拟一把手术刀,学生通过VR,“亲自”把身体的某个部位切开,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比如一名脑瘤患者,医生将患者前期的诊断结果输入电脑,模拟患者的病情,学生就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先模拟手术现场,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来说,可以通过VR接触丰富的病例。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院长李华称,华西解剖教研室人体标本资源库为虚拟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体数字化是这个技术的最大亮点,这是虚拟与现实的合作,也是计算机与医学跨界整合的成功案例。

李华还提到,对于伴随游戏长大的一代,VR技术正好符合学生的爱好,也可以促使学生对解剖学产生兴趣。(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寰摄影雷远东)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6 17:50 , Processed in 0.19736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