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21年隔空激辩中国经济 林张之争约战未名湖畔

评论: 0|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王福重-我看张维迎林毅夫争论 ...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王福重-我看张维迎林毅夫争论

正在加载...
< >

    是时候结束两人间21年的论战了?还是延续真理越辨越明的传统一直走下去?

    今天(11月9日)下午,素日雅静的北大朗润园将迎来一场舌尖和智慧的大比拼——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将就产业政策进行当面激辩。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安排,这场名为关于产业政策问题的讨论将持续4个小时。

    实际上,今年8月以来,两位学者的产业政策之争已经持续良久。两位大师级经济学教授或许已将对方观点甚至言谈习惯了然于胸,因为同在一个学院的他们在此前21年里已经有过3次交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1995年在北大针对国企改革的初次交火,到2004年对我国发展前景的不同判断,2014年在追思经济学家杨协时对政府和市场作用以及对中国经验的不同解读,再到此次围绕产业政策的系列争论,尽管胜败仍需时间的考验,但林张之争已然是中国学界的佳话。

    这一次林张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在2014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张维迎曾坦言:我不太关注太短期的话题。我原来对自己说,3年之内的事情,我不关心。我一直坚持这一点。

    被外界认为是市场守望者和从不改变观点的张维迎今年似乎有所食言,称自己不关心3年之内事情的他,在今年10月份公开批评部分地方政府的网约车新规。从中也可稍窥这位57岁的经济学教授对市场化的坚定支持。

    在批评网约车新规之前的两个月,张维迎和林毅夫就产业政策问题已多次隔空交火。

    今年8月25日,张维迎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6年夏季峰会上发表演讲。他认为,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意味着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张维迎将产业政策称之为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给任何行业、企业特殊政策。

    对此,秉持经济发展要基于要素禀赋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有为政府在产业甄别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并将这些观点归纳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林毅夫提出反驳。

    9月13日,林毅夫发表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为的政府也必不可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用产业政策时经常失败,除了执行能力的问题之外,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容易出于赶超的目的,而去支持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果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只能靠政府永无止境的保护补贴来生存。

    实际上,林毅夫并非仅仅表明支持政府有为的观点就了事,而是在其解读中国经济、新结构经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针对政府在经济结构变迁中因势利导、如何选择正确的产业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主张。

    但是张维迎并未因林毅夫的回应而信服,而是在随后的论战中直指林毅夫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的四个错误。张维迎认为,后发国家保持长时间持续增长很难说是奇迹,发挥比较优势与强调政府作用存在矛盾,企业家精神与产业政策存在矛盾,以及重新思考战略与体制的关系以保证更多个人自由。

    随后,林毅夫对张维迎提出的所谓四个错误一一回应。林毅夫称,中国传统社会就是自然经济,是相当自由的,但仍然发展不好;在发挥动态比较优势时,政府的作用很关键;企业家创新建立在政府支持的基雌研和公用技术的突破之上;以及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只要是对的,能给予个人更大的自由。

    21年来他们之间交锋了哪些话题?

    此次产业政策存废之争,实际上仍是林毅夫和张维迎在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争论的延续。此前21年,尽管已有3次交锋,两位学者更亲切地称呼对方为毅夫、维迎,但两位学者恐怕谁也没有服谁。

    1995年,国企改革正酣。张维迎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强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必须匹配,因此,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民营化,并建议将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变成债权、非国有资本变成股权。

    而林毅夫认为,国企的主要问题是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负担和政策负担,导致国企缺乏活力,因此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营造一个竞争性市场环境,并建议政府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

    2004年,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1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林毅夫、张维迎二人再次同台并就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林毅夫认为,只要沿着当前的路子走下去,中国经济再增长二三十年没问题,到2030年,经济总体规模一定赶超美国。

    张维迎则担心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将会使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

    2014年,张维迎与林毅夫就政府定位与后发优势再次争论。张维迎认为,没有国家和政府参与,市场或变得更好,政府再不退出市场,后发优势就要转变为后发劣势了。林毅夫坚称,后发国家需要政府发现和扶持企业的比较优势,不然就是无效市场。

    我国此前30余年的改革开放被认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同时又进入经济结构转型期,经济增长参照系日渐式微之际,理念与方向之船重要性突显。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所说,21年前的林张之争,涉及国企改革的方向问题,那么21年后的这次争论则涉及中国的创新和技术进步问题,从而影响到中国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不能把这些争论仅仅看作是学术争论,它们关系涉及中国的政策导向和经济增长。

    林毅夫观点

    1.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为的政府也必不可缺。

    2.在发挥动态比较优势时,政府的作用很关键。

    3.企业家创新建立在政府支持的基雌研和公用技术的突破之上……

    张维迎观点

    1.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意味着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

    2.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给任何行业、企业特殊政策。

    3.发挥比较优势与强调政府作用存在矛盾,企业家精神与产业政策存在矛盾……

    作者:冯彪

    21年隔空激辩中国经济 林张之争约战未名湖畔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9 09:09 , Processed in 0.096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