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有媒体报道出河北隆尧双碑石膏矿区;;不合程序的“强制关停”,文中提及在赔偿不合理,提前未通知的情况下,河北隆尧县政府强制要求隆尧县双碑乡五家石膏矿停产关闭。事件过去了近一个月,当地政府对此事是否妥善解决了呢?我们进行了回访。 在邢周石膏矿,见到了总经理李文利。李文利称:政府关停矿山企业应当按程序对企业进行国家收购予以合理补偿,但经上次报道后,当地政府却未能解决;;自20l6年1月强行关停了邢周石膏矿等五家石膏企业后,对被关停企业几次协调但并未解决问题。现在已经造成矿井被淹,诸多石膏企业员工10个月未发工资下岗无人管。有部分石膏矿企业员工到省政府上访,县政府领导去协调时向省里明确表态要首先解决职工工资问题,但回来后就无声无息了,很多员工欲向上一级部门反映。企业生存也举步维艰。 那么,对关停隆尧县双碑石膏矿区是否有赔偿呢?当地安监部门有负责人曾表示,以产业关闭退出的形式彻底关停石膏企业后,将以年生产力每万吨30万元的补偿标准来补偿。 但李文利与其他五家石膏矿对这个标准并不认同。其称,关闭石膏矿和小煤矿不能相提并论,关闭石膏矿的处置方法和赔偿方法也不能参照关闭小煤矿处置方法;;不能简单地以生产能力进行补偿,石膏矿不是产能过剩,是具有证件齐全合法的大型矿井,没有列入国家关闭范围,是地方强行关闭的一种行为。关闭小煤矿是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而隆尧双碑石膏矿区是华北地区目前探明储量最大、品位最好的石膏矿藏区。国家规定逐渐退出的是产能小于30万吨/年且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产能15万吨/年及以下且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隆尧石膏矿区2005年按照政府要求全矿区进行资源整合,目前为5家石膏矿山企业,其中大型矿山4家(邢北石膏矿、邢周石膏矿、广太石膏矿、隆西石膏矿)、中型矿山1家(华兴石膏矿),生产规模总和355万吨/年。且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和较大事故,有的矿2015年还受到国家安监总局的表彰。关闭小煤矿是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而石膏矿区从2004年开始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究采空区处理和新采矿方法研究。经过多次试验,选择多种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石膏矿区采用无底柱崩落法处理采空区,无底柱崩落法安全可靠。且石膏广泛用于石膏板、水泥、等行业,具有呼吸功能,是绿色建材产品,与煤矿污染企业并不相同。所以,在赔偿标准上,正在盈利的石膏矿与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也不可同日而语。 李文利说,上次报道中提过2016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海南一家企业被当地政府强制关闭以善始还须善终为题作了深度报道。节目中,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认为:“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比如说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家规划的调整,国家可以征收私有财产,然后要给你补偿,这个征收也要正当的程序,征收之前要做征收决定,征收决定要事先听然征收人的意见,被征收的人不服他也可以复议也可以诉讼,要对他进行补偿,要符合这几条才行。” 节目最后说:由于规划的调整,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当地政府要关停一家企业,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正确的目的也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合法的程序去实现,而不能一拍脑门,就这么定了,就这么干了。口头通知的关停,迟迟不给的补偿款,不仅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一系列债务纠纷,也会伤害当地政府的公信力。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建设法治国家,首先政府部门就得要依法行政。 李文利称,也不是自己不想响应政府号召,关闭石膏矿,只要求政府首先解决企业员工工资问题,重新考虑认证关闭石膏矿的经济赔偿,对被关停矿山应当进行资量,固定资产评估按评估价进行合理补偿。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在要求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那么,河北隆尧双碑石膏矿区补偿问题如何得以妥善处理,是不是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在行政上的依法、合规、和强有力的政府公信力呢?我们将继续关注!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8 08:33 , Processed in 0.31131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