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一纸“关于依法查处商品房违法预售行为的通告”掀开了石家庄严查楼市违规销售的大幕。 同时,石家庄市卓和城乡建设局在全市主城区裕华区、新华区、桥西区、长安区开展专项整顿行动,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对发现的违规售楼部,予以关停。 全市一共关停110多家售楼部,其中,仅桥西区就关停了27个售楼处。 撰文 | 河北青年报 ▽ 10日一大早,记者跟随石家庄市房产市场稽查大队三中队抽查了新华区5处售楼部。 “新华区一共有40多处地产楼盘,其中,证件不全的有十多处,目前已全部下达了关闭售楼部的通知。”石家庄市房地产市场稽查大队三中队队长张连会对记者说。 ![]() 10日9时许,记者跟随稽查人员来到位于兴凯路与中华大街的汇特都泰广场,该楼盘售楼部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封条,并贴有一则通告,手续不全,不具备销售条件,要求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不得进行预售。 ![]() 同时,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在售楼部的对面就是这座楼盘的建筑工地,工地大门也紧闭,刚出地面的楼盘,并没有工人施工。 “这个楼盘有2座公寓楼2座住宅楼,施工建设已经4、5年了,大多是回迁户,目前正在办理土地证。”张连会队长介绍到。 随后,稽查人员又来到新华红星街与柏林南路交汇处东侧的翰林华府,该处售楼部也是大门紧闭,但是门上并没有张贴关停通告。 稽查人员当即在门口张贴了一张石家庄市“关于依法查处商品房违法预售行为的通告”,现斥闭。 在新华区联盟路与农机街交口南行200米处有一处名为熙悦的楼盘,同样大门关闭,被贴着封条。 ![]() “这处楼盘在转向整治的时候,被要求关门歇业,也是在办理土地证,限期3个月,办理完毕,取得预售许可证可以开门销售。”张连会说。 ▽ 除了没证的楼盘,记者又跟随稽查人员抽查了两家有证的房地产开发商,查处是否执行了“一房一价”,是否存在捂盘销售等违规情况。 在乾园燕熙台楼盘处,记者看到这里正在销售楼盘的二期。该楼盘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期已经全部销售完毕,二期目前有3栋楼66套,已经卖出去了20套。“无论一期还是二期,我们这都是五证齐全。”该负责人说。 ![]() 记者看到,商品房预售证等摆放在楼盘内,证件齐全,同时,在售楼大厅悬挂出房源一房一价公示表,卖完的户型,进行了销户。 此外,在泰华街和合作路交口附近的“新合作城市广场”,这里同样证件齐全,并将价格表制成册子,摆放在售楼部内,另外,该楼盘还按照住建部门要求,设立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所有预售的资金都由政府部门监管。 ![]() “我们要求所有售楼部,必须进行一房一价公示,卖完的房子进行销空,在取得预售证之后,10天内,对房源进行一次性公示,避免捂盘销售。”张连会说到。 全市关停110多家无证售楼部 ▽ ≥了解,自10月27日,石家庄市开始整顿省会楼市,住建部门总共关停110多家无证售楼部,市区内无证的售楼部基本全部处于关门停业状态。同时,石家庄市卓和城乡建设局每天都安排了巡街稽查人员,对市内四区房地产售楼部进行巡查。 “经过一天的排查,随机抽查了50多家售楼部,一部分已经自行撤销,其余的全部处于关闭状态。”石家庄市卓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所有停业的售楼部基本上都是没有土地证,目前这些房地产商都在跑办土地证。”三中队队长张连会介绍到。 关停了售楼部,并非开发商也跑了,这些项目也都在石家庄市房地产专项整治范围内,都在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进行补证,一旦证件齐全,可以继续开门营业。”石家庄市卓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整治楼市现状,石家庄屡出新规 一、石家庄人买房钱交给政府监管 购房人所缴纳的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必须全部直接存入商品房预售合同载明的监管专用账户,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直接收存预售资金,监管机构对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实行全程监管。 〓、符合这三种情况才可撤销购房合同 1、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人(以下简称“买卖双方”)已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 2、因购房人死亡,继承人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 3、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生效司法文书认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或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 三、开发商、中介如果再这样坑人将罚罚罚 ≡商品房销售,擅自预售的,最高可罚没已收预收款的1%;房产经纪人提供房贷服务,未向委托人说明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情况,并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不能够及时纠正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万元罚款等。没开发资格就盖楼,最高罚10万。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3 07:10 , Processed in 0.045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