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之际,长安剑从乌镇看世界 ,奉上’乌镇已不是那个乌镇,全球互联网还是那个互联网吗’一文,引发业界内外广泛关注。而且如今大会已在乌镇落下帷幕,我们再从世界看乌镇 ,又有了新的感受。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的’中国强音’在全球引起回响。这次,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6个国际组织的1600名嘉宾参与了盛会,大会还发布了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再别乌镇,轻轻的,招一招手,已是满天云彩……除了那些仍然执拗地捂住眼睛、堵朵、不看不听的西方官僚和媒体,全世界其实都在好奇一个问题——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发生巨变,正在进入共享共治的全新时代? 在长安君看来,事实确实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不是中国’独乐乐’,而且是整个时代和大局的现实需要。 (图: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圆满闭幕。)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长安君道来—— 中国兴起,带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施展影响力 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不仅’自身体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在互联网全球共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首先是庞大的网民基础。 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而全世界网民数量预测在32亿左右,中国占到了五分之一还多 。2012年,中国网民手机上网的数量即超过台式电脑,标志着我国比全世界早一年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中国网民的消费模式、舆论心态,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化,也让互联网上的中国,渐渐带有了初级发达国家的色彩。如此庞大而’时尚’的网民群体,代表着巨大的市场,也代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其次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 。22年前,中国第一次接入国际互联网,而到了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达到51.7%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互联网应用,都在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已然超过美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 即便在中国一向并不算强的网络安全领域,前不久,中国科学家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推出了可以彻底改变网络安全游戏规则的研究成果。互联网核心技术’不掉队’,而且不断冲击’制高点’,这是中国的底气 。 最后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政策清晰可期。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新时期的网信事业拉开大幕。书记的话振聋发聩:’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5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向世界庄严宣告:’‘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纲要,都对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周密部署,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正是在国家的推动下,中国几大互联网企业巨头和无数新兴的互联网创业企业,才能站到世界舞台最前沿,与来自全球的最优秀企业’同台竞争’ 。 时代在变化,世界呼唤新的格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问题也在不断显现。正如习近平所言,’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 问题表现在哪儿? 一是缺乏规则和秩序,技术被用来践踏他人的自由和权利。 在恐怖主义全球化肆虐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社交网络在恐怖组织’招兵买马’中所扮演的角色。前美国中情局职员斯诺登曝出美国监视公民的日常通信和上网、攻击他国网络、监听欧洲多国领导人等丑闻,令世界震惊。而今年10月,大半个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因黑客入侵而瘫痪。 这些都说明,缺乏规则约束,全世界都会是互联网犯罪的受害者,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人能置身事外。越来越多的犯罪恶果不断惊醒人们:互联网不应该是法外之地,需要新的规则和秩序,需要新的治理方法 。 二是互联网发展的’马太效应’不断拉大发展鸿沟。 当欧美各国的年轻人,在社交网络上秀照、交朋友,或者体验最新的VR、无人驾驶技术时,叙利亚等国的难民,却为了一丝生存的希望丧命在偷渡路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全球还有约39亿人没有互联网入口。贫富差距不是今天才有,但这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如果只单纯遵循金钱和技术的逻辑,则有可能进一步拉宽加深这道鸿沟,直至难以逾越。 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但也可能成为’落后者奋起赶超先行者’的超车弯道。落后国家想要抓住这轮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飞越,但是技术在发达国家那里,话语权也在人家那里。于是,他们呼唤新的代言人,并将目光投向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 (图: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举办’中非互联网合作论坛’,深入融合全球互联网经济链,非洲国家开始加快数字化进程。) 三是美国’老大’式弱,网络主权越来越受重视。 2016年10月,美国将互联网域名管理权完全交给ICANN,这可能是互联网治理领域的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美国凭借’互联网发源地’的先天优势,垄断Internet域名控制权几十年,迫于’斯诺登事件’引发的国际社会怒火,不得不移交出这一关键性权力。 国际社会对美国’独霸天下’的不满不止于此,欧盟今年对谷歌开出30亿欧元反垄断罚单,过去10年里向微软征收了累计近20亿欧元罚款,都是在随时警惕过分依赖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风险,根本则是要维护国家利益的命脉不被美国把持。 (图:欧洲反垄断部门正日益关注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所扮演的角色。) 俄罗斯和美国之间’你来我往’的网络攻击,已成两国间的主战场之一。 发展中国家对这个’老霸主’更是积怨已久,只是’敢怒不敢言’。 问题愈演愈烈,技术不是原罪。或许是上一个时代造就的社会环境、权力格局已不能有效地应对新技术发展伴生的负面影响。 人类经历农业革命踏入农业社会、经历工业革命踏入工业社会,每次生产工具的革命性更迭,都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大颠覆,直至全球范围内权力分布的重新洗牌和布局。现在,我们又站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口,技术手段的变革,必然又一次呼唤新的理念、新的规则。共享共治,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选择。 中国主张的’共享共治’越来越受欢迎 在此背景下,’共享共治’这一中国主张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且听长安君盘点一下—— (图: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 首先,’命运共同体’主张收获人心。 这次视频讲话中指出,’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从来都不将发展眼光只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互联网发展的红利应该由全人类共享。 中国的’网络强国战略’,缩小了中国东西部的信息化差距,也为世界范围内缩孝达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其次,’网络主权’和’多边、民主、透明’理念切中核心利益。 习近平主席2014年就在国际社会上提出,要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此后,中国通过联合国框架及东盟地区论坛、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不断地传递自己的主张、立场和理念,’网络主权’、’多边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得到认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 毕竟,中国强调政府在互联网治理中的作用,相较美国企图在交出ICANN管理权后,依然保有幕后控制权而设计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更能代表全人类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利益。 此外,中国式管网治网经验,有了越来越多模仿者。所谓 的’防火墙’一度是境外攻击我国网络自由的最大靶子 ,而现在,却被发现是互联网时代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有效方式。今年9月,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国家通信总局正在考虑建设’防火墙’来打击和预防恶意网站。美国职业社交网站’领英’被俄罗斯网络监管部门列入黑名单,之后,遭到俄罗斯网络运营商屏蔽。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失落的美国社会精英们怪罪FACEBOOK、TWITTER等网络社交平台散播假新闻为特朗普拉票,要求这些网站整治假新闻,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恨铁不成钢’地承认,美国社会的这个需求’恰好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互联网主张的呼应’。 最后,中国推动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的诚意和决心有目共睹 。从2014年起,中国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是中国主动搭建的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平台。中国积极抓住每一次机会、每一个场合,不断发出’中国声音’,以全人类福祉为根本,推动形成全新的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秩序 ,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的诚意和决心。 所以,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问题:全球互联网共治时代即将来临? 这是符合多数国家利益的愿景,如果能成真,人类将面临全新的机遇,乃至飞跃。能否实现最优结果,关键是接下来我们如何作为。 中国,加油!暂别乌镇,让我们继续这一伟大征程!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9 21:05 , Processed in 0.2321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