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论坛:聚焦地标背后的秘密

评论: 0

摘要: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发表演讲   中新网11月22日电 11月21日,全球7位建筑顶级大师齐聚上海,在由碧桂园集团主办的绿色天际线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就地标、绿色建筑、建筑与文化等话题进行主题 ...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发表演讲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发表演讲

  中新网11月22日电 11月21日,全球7位建筑顶级大师齐聚上海,在由碧桂园集团主办的绿色天际线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就地标、绿色建筑、建筑与文化等话题进行主题演讲。期间,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罕见公开中国馆设计手稿,东方明珠塔设计者江欢成透露其成长史,迪拜塔设计者阿德里安史密斯谈超高层的意义。

  现场,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表示,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包括森林城市、科技小镇等在内的碧桂园式建筑设计,将追求一种绿色、生态的文明价值,一种智慧科技的精神气质,一种创新和传承的文化特征、一种国际产能合作聚变的时代符号。这一切都承载着人们真正的生活需求和情感,也践行着碧桂园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使命。

  何镜堂手稿罕见亮相

  粗放型城市化在给我们带来繁荣的同时,建筑文化缺失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匮乏,以及将文化与技术片面孤立的狭隘观点,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在论坛中提出,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交融表现为一种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

  在论坛中,何镜堂公布出世博会中国馆罕见手稿,这是把建筑文化和绿色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及胜利广场、大厂民族宫等不同建筑的设计特点,有的建筑讲究宜地不宜高,宜虚不宜实;有的则需要从中国文化中抽象地提炼,融合现代技术,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更好的可持续方式是:在建筑内部产生清洁能源

  迪拜塔、沙特国王塔设计者阿德里安史密斯是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师。在他看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清洁能源的使用,而且要用得巧。他介绍了人们利用资源的三个阶段:从前人们用煤炭发电再运输到城市,后来变为了风力、太阳能发电再运输到城市,同样存在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在20%左右。而更好的方式是在建筑内部产生清洁能源,比如利用自然光在75厘米厚的外墙上转变为太阳能,最大地减少能源传输的浪费。

  同时,香港知名建筑师、广东省博物馆的设计者严迅奇从传承、空间、社群、密度、通达、素材角度,谈到建筑在文化可持续中的体现,建筑不只是一个形式,而是呈现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中国传统物件而非建筑的语言把它翻译到当代建筑去,以及用水空间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空间的意韵。

  台湾金宝山设计者罗勃特介绍了建筑的社会属性,世界建筑师协会(UIA)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第四区工作计划署署长Qazi Muhammad Arif谈到应该把社会的、人文的、文化的以及这种公平性到价值维度,都引入到建筑中来,使得可持续发展或者说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能够向更大的维度空间开放。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3 08:24 , Processed in 0.0970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