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几个月的豪车增税靴子,昨晚终于落地。只不过,原来的120万售价杠杠略抬了抬,变成130万。该售价以上的进口车,消费税增收10%。 显然,这条政策与普通吃瓜群众没有半毛钱关系,土豪的羊毛不剪白不剪,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为什么要增税? 中国的汽车产业经历爆发式增长已经10个年头以上,老百姓的买菜车经过充分国产化,与国际市场的裸车售价日趋接近。但是进口车这一块,仍然由税收砌成一个坚强的壁垒,它隔绝了中外汽车的价格。导致了所有正常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完全隔离于国际市场的定价体系。要知道,此时我们加入WTO已经15年了。 放开平行进口两年多,没有大的改观。因为平行进口比照大贸车该纳的税一分不少,其用意是削弱进口代理商的议价能力。实践证明,厂商保护正规代理商的意愿是经得起政策考验的。 现在,突然给进口豪车增税,其实并不是为了给平行进口站台。 2015年全国税收超过11万亿,增速6.6%,听上去不错。但是,在经济增速在8%以上的时候,税收增速都在20%以上,接近3倍。现在税收增速掉下来,对税收依赖度达到90%的财政收入增速也掉下来,去年财政支出17.5万亿,增速15.8%。 所有人都看到税收和支出的缺口。怎么办?印钱+增税。印钱会导致资产贬值和通货膨胀。增税会打击经济活力,更有力地压制经济增速,从而间接打击税收。这是难以两全其美的事。 从历史经验来看,拿奢侈品开刀是方法之一。在50年代,白糖、奶粉、太阳镜、收音机是剪羊毛的对象。时过境迁,如今的羊群变成了化妆品、烟、酒等。如果给进口生活消费品增税,只会将交易驱赶到境外,所以伦敦希思罗机场占据流量1%的中国旅客,却创造了25%的免税购物额。 有什么样的昂贵商品,如果想在国内使用,就只能在国内交易呢?房产、汽车。房地产,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饱和。于是可怜的进口汽车生意就被盯上了。 更大的背景 任何游戏规则的真谛就是均衡,设置极度不平衡只会导致退出或者掀桌。营改增到底算增税还是减税,经济学家们纷纷站队、连篇累牍地辩论几个月,这里不做分析。不可否认的是,营业税属于地税,增值税是国税。营改增只会导致税收流向更偏向中央。因此,有人呼吁中央和地方分享消费税。 目前消费税一年征收7800多亿,排不到前三名。必须把消费税做实,分享才有意义,才能安抚地方的不满情绪。豪车为代表的高端消费,是一只怎么薅都不会叫的羊,最适合填进消费税的口子,所以…… 如何预测效果?此前有专家计算过,目前豪华进口车的税收与渠道费用(行政费许可,品牌代理权,土地租金、仓储、物流)基本打平。 此前进口车背的税有关税(25%)、增值税(17%)、按排量收取的消费税(1%~40%)。其中3.0L~4.0L为25%,4.0L以上为40%。价格在130万以上的豪车一般至少为3.0排量,所以现在消费税变成35%和50%。 假设排量为3.0L的豪车,此前在国内卖130万,去掉进口税负之后,再去掉渠道利润,倒算国外零售价格为5万美元,ABB豪华品牌的顶级车系基本一网打尽,增税的范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狭窄。这些车辆税收增幅至少17万人民币以上,仅此一项,消费税就增加收入600亿元以上,对于总量8000亿的盘子,不无小补。 不过,不必担心奢侈品增税传染趋势。虽然官员们一直声称烟酒化妆品等消费品存在增税空间,但对增税副作用心知肚明。类似进口豪车这么理想的增税对象并不好找。奢侈品增税扩大化运动十有八九开展不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专栏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腾讯汽车。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0 14:25 , Processed in 0.1074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