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北京400米盲道有13个电线杆和3个井盖

评论: 0

摘要: 电线杆电梯道路被堵记者调查发现 无障碍设施很多但细节需完善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无障碍设施是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不可或缺的帮助。近年来,北京的无障碍设施日益普及,但不少细节仍需完善。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走访多个 ...

电线杆

电梯

道路被堵

记者调查发现 无障碍设施很多但细节需完善

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无障碍设施是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不可或缺的帮助。近年来,北京的无障碍设施日益普及,但不少细节仍需完善。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走访多个地铁站和部分路段发现,有不少无障碍电梯仍处于关闭状态,个别换乘通道甚至根本没有无障碍设施,路面盲道被障碍物阻拦现象依旧十分普遍。专家表示,无障碍设施要铺设,但市民的相关意识也要提升。

地点:黄平路

400米盲道13个电线杆

昨天上午,北京晨报记者乘坐地铁8号线到育新站下车,从B口出来后,沿着黄平路东侧的盲道向北行走。整个途中遭遇重重障碍,先是被地铁口盲道上的十几辆自行车拦住了去路,随后在向北走的过程中,每隔二三十米便有一个电线杆挡在盲道上,或是一个大井盖直接切断盲道。记者稍作统计,在约400米的道路上就有13个电线杆和3个井盖。而在华泰龙旗大厦的南侧,一个用来支撑电线杆的粗壮柱子侧着支在盲道上,正常人行走都需特意避开绕行,很难想象如果盲人行走至此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在道路的最北侧是几家小店,记者发现,因盲道距建筑十分近,不少商家就直接将货物成排地垒在门前。记者询问店家有没有意识到下边的盲道被压住,对方反问:啥是盲道?我不清楚。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无障碍电梯被锁

随后,记者来到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附近,准备乘坐2号观光梯下到地铁站时,却发现电梯被栏杆围了起来,而外边停放着十多辆自行车,想必已被锁了不少时日。尽管电梯口张贴着无障碍标识,但同时也贴上了暂停使用的提示。旁边写道:如需无障碍服务,请向南100米乘坐1号观光梯。无奈,记者只好再绕到南边,乘坐另一台升降电梯。

地点:雍和宫地铁站

缺无障碍设施

雍和宫地铁站是2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记者沿着标识,从2号线走向5号线,整个过程要下30多阶台阶,并有一个90度直角的转弯。但在换乘通道中,并未看见任何无障碍设施,也未看到旁边有工作人员或者电话可供求助。这意味着,如果残障人士需要工作人员帮助,则需折返至2号线呼叫工作人员。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一位残障人士正拄着拐小心翼翼地向下挪动,后边几十个乘客的脚步也被迫放缓。而一位推婴儿车的女士经过时则抱起小孩,旁边的家人帮忙拎起婴儿车下台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换乘站确实缺少无障碍设施。如果是轮椅的话,只能生抬。我们几乎天天都需要抬。

地点:西直门地下通道

灰色盲道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地铁站为追求协调在站内铺设灰色盲道,西单十字路口地面的盲道也是灰色。而西直门附近地下通道的盲道甚至与周围的灰色瓷砖十分相似,在地下通道较为昏暗的光线下轻易被隐藏。

其实盲道针对的不只是全盲人群,还有很多留有残余视力、有光感、接近半盲的人,想必这样的盲道,实在增加了半盲人群的使用难度。

地点: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前

盲道成停车位

北京晨报记者又来到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门前,校门口便道上停满了社会车辆,有的地锁甚至直接装在盲道上,这使得盲道根本无法正常使用。由于便道和盲道被侵占,几乎所有学生都被迫在马路上行走,需要不时躲避机动车辆。

一位盲人学生说,学校里近百名全盲、半盲的学生,平日也经常结伴外出,但校门口这条路却一直危险重重。校门口的保安也表示,因为学生被迫在马路上行走,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声音

残障人士:设施缺细节

靠轮椅出行的皓宇告诉记者,北京许多公共交通和旅游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还不错,但细节和实用性还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他说自己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地铁,而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地铁1号线、2号线这样相对老旧的线路,无障碍设施整体比较差,用的许多都是老式的爬楼机,这让他们的出行成本增加很多。好在地铁工作人员的服务都还不错,可以直接求助工作人员。而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2号线换乘5号线,整个过程无任何无障碍设施,几十阶的台阶对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我们来说就是拦路虎,根本无法跨越。

视障人士:盲道障碍多

对于视障人士杨先生来说,他较为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是地铁。地铁里的盲道还相对算完善,但很多盲道的铺设都是沿着墙壁的,绕的路太多了。他说,同样一段路,可能普通人行走仅需要1分钟时间,他拄着盲杖、跟着盲道走四五分钟才能到,而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意外。盲道被闸机拦腰斩断的情况很多,也没有任何提示,一不小心就撞上去了。

因为障碍物太多,杨先生说自己几乎是沿着墙根走而不走盲道。

公交出行对杨先生来讲同样困难重重,主要是很多时候不报站或者直接报错站,这对我们来说,纠错的成本就太高了。

专家:市民应提升帮扶意识

在城市管理专家罗亚蒙教授看来,车站、机场、体育馆和图书馆等,无障碍设施基本都有,但部分设施的施工与维护没达到标准。

还有很多盲道被大家的自行车或者汽车占了,或者说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被居民放杂物了,这就是我们市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有所欠缺。罗教授解释,无障碍设施是一个城市人性化的指标,而人们应该意识到无障碍设施的服务人群不仅仅是残障人士,还有广泛的老年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提升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和保护意识,可能有的时候,它也会变成你所必需的。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康佳 文并摄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0-8 22:20 , Processed in 0.0481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