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我们那些遭贱卖的个人隐私,都被拿去干了哪些勾当?

评论: 0|来自: Vista看天下

摘要: 原标题:我们那些遭到贱卖的个人隐私,都被拿去干了哪些勾当?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上古洪荒时代,曾流行过这一段话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互联网世界早已 ...

原标题:我们那些遭到贱卖的个人隐私,都被拿去干了哪些勾当?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上古洪荒时代,曾流行过这一段话“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互联网世界早已

原标题:我们那些遭到贱卖的个人隐私,都被拿去干了哪些勾当?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上古洪荒时代,曾流行过这一段话“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互联网世界早已不再那么单纯。

最近,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又将互联网隐私泄露的话题再次引爆。

新闻中称,只要能说出你的身份证号码,再花上700元,就能在多个第三方交易平台轻松买到你所有的隐私信息:开房记录、列车记录、航班记录、网吧记录、出入境记录、犯罪记录、卓记录、租房记录、驾驶证记录、名下资产和四大银行存款记录都能摸个一清二楚,甚至连你的手机定位信息都被精确到了用经纬度来显示。

这一条龙的记录被交易平台统称为“身份证大轨迹”,而且平台声称能7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可以说,现在只要你曾在网上留下过痕迹,别人就很容能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

南方都市报买到的同事“身份证大轨迹”,包括开房记录、上网记录、常住暂住人口信息等。

我们的信息成了谁口中的肥肉?

现如今个人信息早已成为一种商品,成了一块美味的肥肉。而这块肥肉的鲜美更是引来了无数垂涎者,销售行业便是其中之一。

几乎所有买房者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刚买完房,还没来得及享受拿到新房钥匙的喜悦,就被各类电话推销骚扰的欲哭无泪。

而类似的狂热推销并不止发生在买房者身上,婴儿刚出生推销母婴用品的电话就接连不断,新车还没上牌各种退税促销活动便不请自来,甚至人刚去世推销墓地的电话就自动上门了,可以说,现在的人从出生开始,到上学工作、结婚买房,直至死亡,个人信息泄露这件事情几乎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而这些所谓的推销信息中,不乏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者,可以说是骗子比推销员更加觊觎公民个人信息这块肥肉。

类似于能说出你的姓名住址,然后用“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我是黑社会”等手段进行诈骗新闻的可以说是各个媒体社会版块的常客。

网页截图

对类似的电信诈骗案件,人们甚至已经开始麻木了,如果不是像山东女生徐玉玉那样,个人信息遭外泄然后被骗子诈骗致死,这种新闻甚至都算不上是新闻了。

徐玉玉被诈骗案

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信息被泄露后自己和骗子或者推销员过招的故事。

@臣妾就是皇后:前天老公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说国家有一个新政策,2015年生小孩的补助3600元钱,给了个电话号码和验证码,让给那个电话方联系。他所有信息都是全的,我的名字,我老公的名字,我孩子的名字还有我生孩子的医院,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就打过去了,一口的广东腔。还好反应过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太快了吧

@赫星人:去年五月刚得知考研成绩过了没几天,就接到冒充老师的诈骗电话,骗子知道我的姓名和老师的姓名。骗子冒充我的导师,装作在开会的样子但急需两千块钱,让我给他打钱。就想知道信息怎么就泄漏出去了……

@我还得和我宝宝商量一下:记得我父亲刚去世,就有人冒充民政局打电话给我妈,说有一笔补偿款,结果骗了我妈两张卡7000多元。当时伤心透了,不过时间已久,搞不好那个骗子已经死了。

而相比推销员和骗子,个人信息这块肥肉如果是到了劫匪和绑匪嘴里,那后果更让人担忧。

湖南公安机关曾查获了一家非法倒卖信息的公司,该公司收集的公民信息初步估计总量超过1.5亿条,然后分门别类最好了归纳,其中一个名为“浙江富豪”的数据包内,详细列出了富豪们的家产、手机号、住址等,隐私一览无余,而这一类信息正式劫匪和绑匪所求之不得的。

网页截图

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提的就是快递公司和电商卖家,在网购发达的今天,快递公司和电商卖家可以接触到巨量的客户个人信息,在2013年倒卖客户信息是行业潜规则的新闻便曾引起过轩然大波。

网页截图

不过,和下面两种泄露方式相比,只能倒卖一下客户姓名、电话等浅层信息的快递和电商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这两种方式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身份证大轨迹”服务的信息源头。

其中第一个源头是黑客盗取:

据央视新闻报道,被骗致死的山东女生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就是被黑客所泄露,然后流到骗子手中的。

今年8月份,四川警方破获了的一起黑客窃密案也证明了这点:嫌疑人王帅自学黑客技术在4年间窃取了几十亿条个人信息,获利近百万元。

而一个自学编程的所谓黑客,就能轻易窃取几十亿条个人信息,更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国家很多保管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其网络安全能力是有多么差。

21世纪经济报道曾在临沂女孩被骗离世背后:大中小学数据倒卖现象严重中对我国教育机构的网络安全现状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述:

多位来自信息安全领域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教育行业的信息安全能力普遍极低。”最近两年内提交的相关教育机构的漏洞超过1100条,“实际上远比这多,主要是教育机构漏洞太多,白帽子(编者注:致力于维护网络安全的正面黑客)都懒得去测试,因为没有成就感。随便一个入门的黑客,都能搞定绝大多数学校系统,几乎不耗时间,甚至只需要敲几下回车就可以。”

除了黑客窃取,大量公民深度信息遭泄露的第二个源头就是相关机构内部人员泄密: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到的10起涉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显示,其中5起的泄露信息者分别是学校、银行、电信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甚至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另3起是技术手段入侵窃取;2起是网上购买倒卖。

2014年,做为某民办高校招生专员的古某向媒体透露了高中班主任向野鸡大学倒卖学生信息的潜规则:

“跟我们合作的高中班主任,每年能从我们招生专员这拿到很多钱,高考季招生专员会请客送礼招待班主任,然后从他们那里得到详细的考生信息,然后游说这些学生来我们学校,只要有一位学生报考了,该学生的高中班主任就能获得600元回扣。”

网页截图

而这次“身份证大轨迹”交易的曝出,更是告诉了我们,网络上早已形成了一个盗取、交换、买卖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我们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其实早已经被悄悄的扒光,然后放到了橱窗里成为了任人挑选的商品。

2016年,我们见到了太多的个人信息泄露悲剧:从30个瘦275名艾滋患者信息被泄露遭诈骗、山东女生徐玉玉因信息泄露被骗致死再到这次的记者花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包括开房记录……隐私泄露的坏消息犹如跗骨之蛆一般缠绕了每一个人。

面对这些悲剧,希望关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和打击电信诈骗的实质性动作,否则,我们的社会便真的头也不回的走进一个跟个人隐私告别的时代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1 04:39 , Processed in 0.2051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