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媒体评辽宁岫岩洪灾瞒报:有人该上耻辱柱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原标题:岫岩洪灾瞒报:有人感动中国,有人该上耻辱柱一起洪灾的真相被曝光依靠的是中国底层的良知,而不是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纠偏,虽令人感动,又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时隔4年后,辽宁岫岩县洪灾瞒报事件终于无法再 ...

原标题:岫岩洪灾瞒报:有人感动中国,有人该上耻辱柱一起洪灾的真相被曝光依靠的是中国底层的良知,而不是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纠偏,虽令人感动,又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时隔4年后,辽宁岫岩县洪灾瞒报事件终于无法再

网络图

原标题:岫岩洪灾瞒报:有人感动中国,有人该上耻辱柱

一起洪灾的真相被曝光依靠的是中国底层的良知,而不是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纠偏,虽令人感动,又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

时隔4年后,辽宁岫岩县洪灾瞒报事件终于无法再“瞒”下去。而该事件真相能浮出水面,恐怕首先得归功于一个人;;化名为魏民的岫岩退休干部。

是他,在2013年6月只身前往岫岩多个乡镇走访调查,核实出了2012年“8·4”洪灾遇难人数,整理出了那份被曝光的洪灾真实死亡人数名单。若非这份名单,这起被尘封多时的瞒报事件,或许仍不会被解封。

我们无疑该感谢这位老退休干部。他自觉地用历史记录者身份,探查了埋在“当地官方通报”下面的真相,为公众留存了“史料”。现实中,很多抵御真相被遮蔽的努力,就体现在这类起于良知道义的“多管闲事”中。如果说瞒报是鲁迅说的“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那他的所作所为就展现了“筋骨和脊梁”。

但他越是感动我们,有些人越该上耻辱柱。

尽管“瞒报”的纸里包不住真相的火,但事件的曝光,也有几分偶然底色:那份个人整理出的名单,是引致曝光的关键变量。它是引信,而媒体曝光则是火柴。这也带来一个疑问:若是这份名单未能面世,当地某些官员掩盖真相、逃避责任的如意算盘还要打多久?

他们妄图遮蔽实情的企图,被那份“历史存证”般名单给拆穿。这也成为把他们钉上耻辱柱的“罪证”。

这位退休干部讲到,他在核实了真实死亡人数名单后,曾将其整理成文件,作为情况反映材料给有关部门寄了过去,但是等了一年多都没有回应。“县里瞒报死亡人数”的说法在当地成公开秘密,当地有关方面却“装瞎”,这共同支撑了蓄意瞒报的逻辑闭环。

本来一场洪灾下来,清点死伤人数,是当地政府应尽之责。可这责任却被“转嫁”给了一名退休干部,而他的“代为履责”行为还不受待见。

本来洪水是天灾,若应对洪灾不力,则是人祸,有些人瞒报的动机或许并不复杂。

从灾后的死亡人数瞒报,到后来为“瞒报”情况再作隐瞒,这条瞒报链条被越拉越长,就像错铸的聂树斌案翻案又被阻止那样。在这条瞒报链上,有人故意“漏报”死亡人数,有人在查核环节对其配合,还有人无视坊间质疑声和“异常”情况反馈……如今,辽宁鞍山方面的调查组已明确表态,彻查清楚后,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希望追责“一个都不落下”。

作为“良心担当”的洪灾死亡人数调查者,就是那些瞒报者“良知丧尽”的反光镜。但是,一起洪灾的真相被曝光依靠的是中国底层的良知,而不是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纠偏,虽令人感动,又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

倘若不是这位退休干部凭着良心做事,倘若别人没有他这样的调查能力,这件事又会如何?这正是此事不堪想象之处。因为,这件事充满了偶然。我们既该致敬来自底层的良知和行动,也该反思某些地方政府为政伦理的全面失守。

新京报评论员 佘宗明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1 16:28 , Processed in 0.0426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