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工信部调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 补贴资金改为事后清算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但个别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骗取和谋取财政补贴,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2016年初,骗补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专项核查。9月初, ...

工信部调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 补贴资金改为事后清算

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但个别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骗取和谋取财政补贴,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2016年初,骗补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专项核查。9月初,财政部将部分严重骗补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开。

12月20日,工信部公布了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的处罚措施,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对涉及有牌无车的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

工信部此次不仅公布了针对骗补企业的处罚,同时还完善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

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部分车辆实际使用率偏低……为使补贴更加精准,工信部等四部委提出了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方案: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

——适当调整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现象。

——适当提高推荐车型目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此外,工信部还将于近日公布修订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从企业设计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和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

一些业内专家也指出,曝光、处罚对新能源汽车的骗补起到震慑作用,财政补贴政策的完善、企业准入门槛提高,可以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

走出有补贴就有骗补怪圈

骗补,在以前家电补贴、生猪补贴、柴油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中也屡屡出现。为走出有补贴就有骗补怪圈,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严防骗补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完善了三大保障机制:

——建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实时调整机制,增加车辆行驶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与补贴挂钩的考核条件,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情况,提高补贴车型技术条件、适当降低补贴额度,促进推广车辆的应用。

——建立新能源汽车运行实时监测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企业三级监测平台,保障车辆使用的安全,加强车辆使用情况的考核。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施动力电池统一编码制度,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抽样核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我国自2009年起,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

总体上,补贴对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促进作用。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理事、汽车行业专家王雾示,但财政补贴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令不少企业忽视技术进步和长期规划。

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促进产业发展,除了财政上直接补贴,更多靠包括税收、政府采购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引导。

我们的补贴是直接给钱,国外更多的是退税,让政策落到个人头上而非企业头上,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建议,一个产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政策的动态调整也应更加及时。

能源汽车还需再扶一程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成谓蒸蒸日上。从2011年的1000辆,到2015年超过4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今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均超过40万辆,分别增长59%和60.4%。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标准退坡,财政部去年已发布新的补贴政策: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较2016年下降20%,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

事实上,不仅是财政补贴政策,近年来,无论是对动力电池行业的规范,还是新能源汽车准入条件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总体思路都指向有质有量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发展,一般都要经过酝酿、发展、成熟等不同阶段。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性价比还不能与传统汽车竞争,基础设施中充电难问题还突出,也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还处于培育期。

正如业内人士普遍所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需政策再扶一程,但要更着眼于内生动力与核心技术的同步提升。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1 05:15 , Processed in 0.1801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