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武汉政务中心的李涛主任迟到的承诺一定要践诺

评论: 0

摘要: 武汉政务中心的李涛主任  迟到的承诺一定要践诺  3月21日长江日报第8版刊登了武汉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涛的关于窗口政务服务优质高效不够问题整改的公开承诺(用此标题、承诺人李涛在网上 ...
武汉政务中心的李涛主任
  迟到的承诺一定要践诺
  3月21日长江日报第8版刊登了武汉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涛的关于窗口政务服务优质高效不够问题整改的公开承诺(用此标题、承诺人李涛在网上搜索可以知道全文),他所承诺的6条中内容应该是7年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呈的关于政务中心发展的几点思考基本上跟时任蔡甸纪委书记李的涛报告过,他着力了抓了蔡甸政务中心建设。可当时是花了4个月才给我面呈的机会,过了8个月才给我回复短信,实际上遭受非常冷漠的拒绝。因他为官不为,我辞去公务员领导职务。可这份工作汇报不同内容先后被湖北、武汉二级党报,湖北、武汉电视一台黄金时段报道,最终于2012年8月中旬被评为湖北省党代会建言献策一等奖,获奖前放在他手上近三年而不理。
  2011年8月15日晚时任蔡甸纪委书记的李涛升任武汉政务中心主任,在武汉电视台公示的时第一时间跟我打电话要过这份汇报,说弄丢了,还要听取我关于全市政务中心建设可操作性建议,我都准备好了短信报告想呈送他又不理睬。仅过了二个月在武汉市开展我为党代会献一策活动中,长江日报在醒目的专栏中摘录了我的工作汇报第一点内容,长江日报民间诸葛亮专栏的开篇持续报道了我建议的形成过程,李涛又是短信又是电话跟我要这份汇报,我保持足够的淡定,只字不提新闻背后的辛酸,维护李涛的形象。以汇报中第三点内容为主写的建议获得湖北省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一等奖,三个一等奖我名不符实,我怎么敢和专家学者、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黄金十年构想者齐名,只是实践出真知给我这样的幸运。我还是6年来全国闻名的武汉治庸问责电视问政第一个正面报道人,却是想把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做好得不到李涛主任最起码支持的人。长江日报跟踪报道我后,我以共产党人的胸怀来到筹备中的市政务中心,起草、审核武汉政务服务主要制度建设的文件,这份文件遭受我写的工作汇报一样的境遇。李涛主任的所为我一直在包容他,想唤醒他的良知,直到现在仍然无动于衷。
  特别是我看了长江日报6月4日武汉电视台现在督办聚焦窗口政务服务直播及6月5日长江日报对此专版报道,所曝光的共计14个问题都有着他自身的责任。上班玩手机、聊天的的问题武汉市政务中心与李涛当蔡甸纪委书记时着力抓的蔡甸政务中心一同被长江日报曝光,武汉广播电台10月18日举办行风连线履职尽责特别节目,仅过4个月此问题市政务中心再次出现,问题背后是他在政务服务中搞形式主义的必然反映。他还在市政务中心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带头玩手机,将发给别人的无聊段子短信误发到我手机里。他一手抓的蔡甸政务中心,自从武汉治庸问责以来每年政务服务问题不是被武汉电视问政曝光,就是被长江日报曝光,如此不作为老百姓办事怎么不难?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现在一年要结束了,承诺兑现了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给我力量,下面,我对李涛主任所承诺的6条内容谈谈有关情况 :
  1、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和能力。当我起草武汉市政务中心窗口管理办法(试行)时第一稿李涛主任要我先报给他,还是利用休息时间修改的,觉得文件起草的可以。但对我窗口人员条件设置的条件 思想稳定,业务素质强删除,在坐他的小车上班谈到此问题的时,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不管用。我在市民之家筹备小组上第一次集体讨论时,力争才用工作敬业,作风扎实,严于律已,为人正派的话代替。回到现在的单位外包修改管理办法的文件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根据省的湖北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我发现省里文件对窗口人员的要求依据: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我又在文件中加上。我前后修改过150遍的文件最后一稿报告他,快6个月了,说文件还没有看。最终是以武汉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落地,可从我受理任务开始时间是用了二年半。武汉政务服务系统3000名工作人员中,有那位还比李涛主任的效率慢?更不用说文件的执行力了。难怪在今年聚焦窗口政务服务,兑现承诺直播中发生本是窗口人员,早退时在督查员面前不承认是的啼笑皆非的事情,这是李涛主任长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一批红旗窗口和窗口服务明星我在文件中也提到此内容,但我不明白红旗窗口是指每月流动的,还是指年底的示范窗口?在李主任抓的蔡甸服务中心,我刚在政务中心工作时曾经在一个窗口客串窗口接件员,我受理申请人的材料时,发现申请人给我送上二包烟的现象令我深思。后来,在外创业的人员投诉此窗口,在鄂州办的是4年有效期,在蔡甸是一年效力,我查阅依据属实,要求此窗口改正,问题得到解决。我在市监察系统发现7个预警项目,认真解析全部卷宗,发现整个项目执行标准有问题,涉及多方面,具体情况跟蔡甸政务主要负责人李家齐主任汇报过,在年中绩效的考核中我坚持原则扣了分,窗口部门没有疑异。可是在年底评先的时候,在我强烈反对情况下,此窗口被评为示范窗口。如此是非颠倒,只能将本来强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削弱。此问题我跟已上市政务中心工作的李涛主任具体汇报过,现在还能在武汉市电子监察平台找回到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核实,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审批服务工作中纠正一个问题甚过一打措施。
  2、运用互联网+提升窗口服务效率。我回到现在的单位用外包的形式修改、起草了全市政务中心主要制度建设的文件,用互联网+具体行动向李涛主任汇报工作。他跟我反复交待文件要在市政务中心运行时出台,运行一个月后我想知道文件进展情况,用休息的二天连续打了四次电话都不接听,我担心他的身体打通了他司机的电话知道他一切都好,再发一则情真意切的短信,他给我回了这样的短信:我仍然送一句我给你说过的话,也是我的经历,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就试着去适应它。自己理想信念动摇,还要别人效仿,真让人无语。之后才打通一个半截子电话。得知还没看,说是准备结合绩效考核的文件中,到底谁结合谁?我所起草的文件在上位。李主任故意不接电话,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吗?登上武汉政务中心市民大讲堂的生命接线员——刘清,她的电话录音感动全国4700万网友,李主任和我之间的经历却是另类版本。当我读了4月28日湖北日报的报道我省运用大数据监督检查惠民政策的落实,心里在流血。信息采集、整合、比照,我就是用区级审批平台和武汉电子监察系统提供的数据以及相关部门官网公布的数据,结合纸质审批卷宗,在系统数据不能对接的情况用人工方法对接、分析,有着深刻的发现,做的结果是在李主任抓的政务中心失去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而且必须要这样做,因为各级政务中心管理的事项都在本级政府权力的清单内,对权力最好的管理是监督,真监督才能真正把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今年湖北省用大数据查实惠民政策落实问题线索43.2万条,涉及违规资金6.02亿元,武汉市纪委通报了相关典型案例。这些事项本在各级服务机构内办理,2012年4月出台全漱务体系的文件第十六条具体规定,武汉政务管理机构完全具备发现的条件 没有发现应是管理的失职。这份文件刚出台是用李涛的小车送到回到现在的单位我手上,要我作为修改全市主要制度建设文件的依据。文件落实肯定打了水漂,项目并没有实质进入到武汉各级服务机构。就是实体上进入确实有困难,但武汉市建立了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省文件发布之日起就有条件从网上实现应进必进,为什么不实现这种功能?低保是惠民政策的中重要内容,刚升职的武汉市委阮成发书记在武汉市民之家运行在即的时候检查工作,提到办低保。在李涛主任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微信不加,写信不理的情况下,我于2014年4月9日发出了8600字的创天下纪录的短信,苦求他下真功夫抓好政务服务工作而无音信。我就这类民生项目如何办好提出具体办法,李主任对照一下短信内容看看我说的办法是不是和省纪委的办法一致?不同点在于政务中心能实时发现,迅速纠正,最大限度控制次发生的频率。做老好人,不敢较真永远发现不了,更不用说改正。
  李涛主任在任蔡甸纪委书记时候,着力抓的蔡甸政务中心前后跨度近二年,搞网络布线视频监控等常规项目就花了310.78万元,有的事情办了只是摆设,有的事情钱花了却根本没有办。据一家电子公司今年7月对武汉市政务中心IT资产状态分析,为三大类、102项,共计4351件(项),价值约2813.5万,信息化设备实物与清单数不一致的达到41%,金额达到2016.18万元,清单数大于实物数金额达到116.5万元,如此混乱的自身管理水平能提供什么样信息化服务?。3月8日长江日报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先进个人专栏刊登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黄长清的事迹,独辟路径建设武汉政务云,全市投资仅500万元,不到3个月完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李主任要为此憾颜。
  9年前全市就能对区级政务中心实现电子监察和远程视频监管,这是互联网+的有效实践形式。就是说李涛主任今年从三月到五月在各区政务中心的调研,还有群众在办事中的难处好多能坐在李涛主任办公室里发现,去了之后仍是白搭,5月28日长江日报报道的为办房产证通宵排队拿号,有的一个号被炒到500元。半夜三点排队,去了三次排队、排队不休止的情况还在继续。李主任承诺的线上申办事项比例达90%以上实现了吗?是法定意义上的吗?应该是做了无用功,停留在受理阶段可以用外网代替。武汉市长万勇在12月7日全市检查督办行政审批3.0改革推进工作会强调,大力开展网上审批,变‘面对面’审批为‘屏对屏’,实现网上审批为常态,网下审批为例外李涛主任一定要有紧迫感,在这方面敷衍塞责,执意将形式主义进行到底,不仅让群众得不到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个人信息还会面临着被泄露的严重风险。
  3、优化政务服务运行模式。我和武汉市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组并肩战斗过,武汉工业、服务业和建设项目审批新流程优化很有价值,对涉及审批部门、主办部门、项目总数、审批材料、收费标准、审批时限等进行了固化,锁定了中介环节,可建立三个审批子数据库,促进透明审批。创新成果推进会遇到阻力,动了别人的奶酪,得到李主任的支持吗?会不会让流汗的人再去流泪?就是有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具体项目检验改进,在那里走不下去,就对办结的相同性质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结构性分析,总会找准解决的办法。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职能归并、四心合一、电子监察我在报送给李主任的汇报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先进地区的做法、武汉进展情况、运行的困难,提出了具体落实的办法。那是我在参观全国不同层面的中心,结合武汉的实情和近10年从不同角度做政务工作实践的总结。李涛主任现在任职5年多了,应该抓了这方面的工作,感觉到是不是说了实情?李主任抓的蔡甸政务中心9年前就抓了这些工作,是不是走了形式?推进入驻清单管理,及时公开公示和动态调整是我起草市的文件的原话,到底执行怎么样?一定要把各级审批事项清理成果落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是没有树立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在政务中运用就会颠覆这种模式。政务中心的帮办是临时聘用人员,他们能办得好,为什么群众到了中心自己办不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全市审批窗口都集成在政务中心,再请帮办是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水平一种自我否定。帮办强不过窗口人员的业务素质,就是真要帮办应该是审批人员主动帮办服务。
  4、加强窗口服务绩效考核。我2012年初审核武汉政务中心和武汉市监察局纠风室委托蔡甸政务中心起草的武汉市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手册,其中管理制度的文件共计11份,多数有抄袭的痕迹。有二份文件完全抄袭,分别是抄袭南京市和攀枝花市一个区的,只是把人家的区名改成了区级政务中心;有一份关于增加电子监察绩效的文件(蔡政中心[2009]5号)是一份错误的文件,执行起来就是鼓励做假,让武汉市电子监察空转,直到现在此中心还在让市电子监察空转;我原创的关于窗口建设工作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蔡政中心[2007]14号),结尾作了改动并不好执行。我要求打回去,不然就会出现武汉政务中心建设需要人家一个区的文件来指导的笑话。我跟李涛汇报的时候,他说要学会借鉴。首席代表制在落实省里文件上应该打了折扣,一次性告知之、限时办结制,我在文件中进行了具体规定,我起草了17种许可文书和8种服务性文书的范本,7年前就下发过蔡甸政务中心窗口审批部门。今年5月31日长江日报报道的市政务中心不予受理须即时出具纸质通知的做法,只是我曾起草的文书一种。我知道执行的真实状况,不抓常抓细就会走过场。预约服务制的鼻祖是李涛主任抓的样板政务中心,李家齐主任给过我这样的专门的材料,我在工作期限内,没有接触到一个预约具体项目。如果确实有预约是李家齐的熟人,这有可能是人情审批。倒是看到这样的一种预约,就是区人大进行行风评议,不是要外界测评吗?李家齐把这些人请来服务过。李涛主任要安排一下蔡甸政务中心,提供出享受过具体预约服务的清单来,看看是什么项目,那些人,为什么要预约,有没有普遍性?真正的总结好,别走了调。我不理解承诺中及时纠正调整查处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作风不实的现象这句话,什么叫调整,是不是可以容忍。李涛主任在武汉党报上面对武汉人民和各级组织的郑重承诺稿都不仔细把关,还有什么样的事情会下真功夫呢?
  5、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2007年9月初我曾随李涛带队上东北考察学习政务中心建设经验写的报告,质量一般,他只用一天的时间看完,叫我到他办公室核实了相关文字和数据后就签给了当时武汉市蔡甸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了批示,就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蔡甸区纪委当年第12期纪检信息还全文英。同一个人写的相同工作汇报报给相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境遇非常令人遗憾。2011年11月初我上市民之家帮忙的时候,他要我在网上搜集杭州、襄阳的公共资源管理的经验,我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跟他准备。接着在首届武汉电视问政关于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专场,直播我的政务中心建议,当晚李涛不去现场了解情况,而是带我学习苏州、杭州、宁波的做法,看了人家在这方面的现场,回来我写了学习考察体会,也是泥牛入海。我参加布衣参事竟选的策论就是用这,主要观点被咨询摘报摘录,时任武汉市长、现任成都市委书记的唐良智对这期摘报作过批示。李涛主任至少二次专门问过我怎么管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我谈了很具体的管理办法,应该得到他的认可。今年9月6日长江日报刊发了打造武汉特色综合监管,让湖北模式落地生根,其中打造阳光交易一块格外显眼,市公管办所做的主要内容和我起草文件最后一稿第八条内容是大同小异 。这是我采取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挖掘相同领域的工作数据,结合武汉实情提炼而成,我4年前在代拟稿上所写的就是现在正在做的,我说没说大话?李涛主任不妨验证一下?李涛主任抓的蔡甸政务中心去年被评为全省的先进?这个时候谈一谈经验体会该是名正言顺,为何是东西湖区的?特别是武汉市民之家的官网今年12月20日发布的第12期公共资源交易简报,通报联合执法检查情况,存在问题最多的却是他抓的蔡甸,涉及到方方面面。李涛主任为何还进行这样的包装?别忘记了在武汉治庸问责第一年全市通报的4个典型案例中,行政审批中乱收费的问题在李涛主任还是该区的纪委书记的蔡甸首当其冲,而通报中涉及另一个区一样的问题还是从蔡甸学来的。这类性质的问题怎么发现,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在我跟他的文字汇报中进行了具体说明,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李涛主任难逃其咎。9月6日还是我因为李涛主任为官不为提出辞职6周年的日子。政务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另一方面要对政务服务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及时处理,把纪律挺在前,让有的在行政审批中迷途的人得到挽救。李涛主任对于前者是空喊,对后者不敢亮剑,更不用说用政务服务的成果反服务政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是原则问题。所以我有勇气辞职,党和人民教育我必须要有这样的担当。我用艰苦的努力获得了上市民之家帮忙的机会,发现李涛主任不是做事之人再炒鱿鱼,回来以后自觉地为全市政务中心制度建设做着钟点工,再要我去就是不去,正是为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忠诚的坚守。
  6、畅通投诉监督渠道。电话目前畅通吗?畅通了面对群众的诉求能认真处理吗?处理的人能够得到支持吗?我用的手机号码就工作事情请示,曾经和担任过武汉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秘书通过电话,充当过担任蔡甸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指示传达的工具,可就是打不通李主任手机,是跟他汇报在市民之家筹备组碰头会上亲自安排且以后反复交待的关于全市政务中心主要制度建设的事情。一个在党政军中心机关工作过15个年头的人,起草过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工作规则的人,应该知道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的起码常识。我服务过的人上至共和国的将军,省、市等领导,下至百姓,我敢说坚持对上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可以作一个这样的等量代换,我呈送李涛主任的一份关于政务中心的工作汇报和尽全力起草的武汉政务中心主要制度建设的文件等同于群众的办理事项,我期待他的阅示等同于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期待,他的阅示过程等同于审批机关的审批过程,迄今为止全国所有媒体报道有的极少数审批人员为难群众办事的案例,和李主任的作风相比,还有更为恶劣的吗?问题是我请示的内容,就是为了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李主任这样对待,又怎么不发生呢?如此下去直会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化为泡影。我还要说的是,对于群众的投诉李涛主任是认真的办,拖着办和稀泥的办,还是不仅不办而且漏气,一定要扪心自问,在自身上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没有?李涛主任还是武汉市纪委委员,不管是从主体责任还是监督责任上讲,他都要尽责。功成不必在我,我在一定尽责。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4 12:16 , Processed in 0.0744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