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高黎贡山发现濒危动物灰腹角雉 已有20年未曾出现

评论: 0

摘要: 灰腹角雉。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供图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学术年会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高原鸟类研究组主任王楠透露,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 ...

灰腹角雉。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供图

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学术年会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高原鸟类研究组主任王楠透露,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灰腹角雉群体。

王楠表示,这是我国20多年来首次发现该物种,这次发现对该物种的研究与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站显示,灰腹角雉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I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稀有种。

王楠称,角雉属有五类物种,都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灰腹角雉是角雉属里最濒危的物种,目前灰腹角雉的2个亚种野外数量都非常稀少,整体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在世界雉类协会资助下,王楠及其团队曾长期在缅甸开展灰腹角雉调研工作。王楠称,这个物种之所以濒危,有其自身的生态因素,也与栖息地受人为影响有关。

王楠介绍,灰腹角雉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在冬季,它们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但灰腹角雉所处的高海拔栖息地并不是连贯的,这种割裂对物种种群分化有一定影响。

在区位保护上,王楠认为这一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灰腹角雉主要生活在尤、缅甸、中国交界的地带,但这些地区目前对灰腹角雉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并不充分。

同时,当地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灰腹角雉的生存产生一定影响,王楠称,当地原住民目前使用的仍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放火烧山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自然环境,且当地原住民有狩猎和伐木的传统,这两种行为都会影响灰腹角雉的生存。

王楠称,野生动物研究所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在滇缅边境开展灰腹角雉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其濒危原因。

2016年12月30日当天,会议还回顾了北野所自成立以来的各项科研成果,与会代表还就应用GPS-GSM跟踪技术开展鹤类研究、南极科考、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人兽冲突以及猫科动物监测等十五个话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研究所师生在野生动物生态与保护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成立于2009 年,聚焦以雪豹为主的猫科动物、鹤鹳类、高原鸟类、灵长类以及亚洲象等珍萧危野生动物类群,数年来在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救护繁育、疫源疫病监控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5 11:56 , Processed in 0.2617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