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老师为啥不敢批评学生?人民日报:熊孩子背后是熊大人

评论: 0

摘要:   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师批评学生成了个事儿。不信,你看最近的新闻:河南省信阳市某高中老师,因批评学生上课带手机,被学生家长殴打致右耳膜穿孔;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师,批评了一位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结果 ...

  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师批评学生成了个事儿。不信,你看最近的新闻:河南省信阳市某高中老师,因批评学生上课带手机,被学生家长殴打致右耳膜穿孔;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师,批评了一位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结果学生离家出走,老师苦寻6天才将其找回……

  老子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初会学话的轩都会念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现如今,老师批评学生,怎么那么容易惹祸上身呢?

  应该看到进步的一面。那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越来越摆脱原来天地君亲师的唯上论、唯师论,越来越追求教学相长的境界、师生平等的关系。近一年多来,教育界发出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教育也要供给侧改革,要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即使是盐录取,也不能见分不见人。

  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赢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成为大势所趋。那些原来见怪不怪的体罚陋习,已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上有师德红线,下有自媒体遍地开花、捂盖子越来越难的社会监督,一些品行不端的老师受到了惩罚,敢于触碰底线的人越来越少。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做得不对,老师自然要批评,假若是非不分,如何称之为教育呢?问题似乎就出在这里。今天的孩子,都是每家每户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围着转,不但习惯了对长辈呼来喝去,长辈还一副很受用的模样。试想,这样的孩子进入了学校,面对老师的批评,怎能坦然接受?一遇批评,孩子往往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么揭竿而起、离家出走,要么向家长告状。可悲的是,熊孩子背后往往是熊大人,一听孩子受了委屈,心里便老大不痛快:我都舍不得批评,你竟敢批评,那还了得?

  学校的校风、校纪、学风也因此走了下坡路。笔者几次听到老师私下感慨,现在这世道,都不敢批评学生了。

  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受害的首先是学生本身。比如,面对校园暴力,老师如果不敢大胆出手,及时批评制止,一方面会纵容施暴学生,使其逐步走上歧途;另一方面,也会使受欺凌学生雪上加霜,造成二度伤害。同时,这也是对双方学生家庭及社会的不负责任。

  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绝非小事。学生如同树苗,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赞美声中长大,适宜的批评有百利而无一害。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悬崖勒马,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家长一句:溺子如弑子。大多数老师是为了孩子好,很多老师的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况且,孔子尚且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尚且推崇闻过则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做得不对、做得不好,怎么就批评不得了?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上学时对校纪校规无所畏惧,对老师批评难以接受,等将来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能不被社会狠狠教训吗?能成长为有用之才吗?

  当然,作为教师,还是要讲求方式方法。毕竟,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用艺术化的手段使学生变得更好,才是教育的真谛。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6 07:43 , Processed in 0.0712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