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少女作家迷恋破格读本科被拒 也没能叱咤文坛

评论: 0

摘要: 杨玲玲 东方IC 资料图杨玲玲是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名字有些陌生。但如果回到2009年的浙江桐乡,你将见证这个彼时13岁的初一女生一夜成名:当地媒体惊讶其六年级写成7万字婚恋小说,省外报纸赞她可能是 ...

杨玲玲 东方IC 资料图

杨玲玲是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名字有些陌生。

但如果回到2009年的浙江桐乡,你将见证这个彼时13岁的初一女生一夜成名:当地媒体惊讶其六年级写成7万字婚恋小说,省外报纸赞她可能是下一个张爱玲,中央电视台也闻讯赶来。热度持续到2013年,她高喊着要么当作家、要么做乞丐现身东方卫视,她的未来被嘉宾升级为或将成下一个诺奖获得者,当这个学习成绩不佳的高中生歪着头说出我要退学时,嘉宾惊呼她在战斗。

杨玲玲最终并未退学,但她所在的桐乡二中已然轰动。在一些教师看来,杨喜欢表现:会主动把文章给教师提提意见,曾想在学校办专场讲座,甚至高一就希望破格当文学社社长。

事实上,破格正是杨玲玲杀入这所高中的秘籍。2012年,她的中考分数仅过职高线,可开学不久,这个少女作家直奔教育局,此后命运反转。

那一年,韩寒已退学12载,并在两年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蒋方舟刚拍完清华大学毕业照,准备赴任新周刊副主编;再过一年,小时代即将上映,迎接又一轮口水战的郭敬明也步入而立之年。人们不自觉地将他们视为杨玲玲的成长参照。

故事的结局并非喜剧。今天,杨玲玲没有叱咤文坛,可依然迷恋着破格——两度高考,她试图凭文学特长申请读本科,均止步大专;当被四川某985高校拒绝之后,她怒而网上筹款,欲提起诉讼,但应者寥寥。一些支持者也开始反对她。

写婚恋题材的小学女生

2008年秋天,浙江一家都市报开始时不时接到一个小学六年级女生的电话。她老告诉我们自己写了一篇小说。当年的采编人员赵畜记忆犹新,女生寄来了钢笔写的文稿,可编辑部的判断是,这算不上什么新闻,小学生写小说不稀奇,那也不是什么惊世之作。

电话断断续续纠缠了报社一年,每次少则几分钟,多则两小时。来电者是杨玲玲,起初她有些不好意思,但打久了,就感到此事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她尚不谙人情,未觉此事唐突,只认为自己写得不容易,而编辑阿姨很耐心像妈妈一样。

不过,当赵畜看到小说时,确实多少有些意外。小说名为星路,全文7万字,书中的女主角一路读书、成年、成为明星,但在杨玲玲的设计里,她又遭遇潜规则,最终黯然死去。这个乳臭未干的少女,写生死,写商战,写婚变,甚至叩问成人世界:面临离婚时,婚姻不再是避风港。此时,岁月只给了你两个选择,一是坚毅的退出,二是无谓的继续。你选择哪个?

小学生写婚恋题材?赵畜提炼出了这个新闻点。这一消息在2009年11月迅速走红,各大门户纷纷转载,各媒体随即找到了郑渊洁及大学教授点评,并挖掘网友观点,干得漂亮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张爱玲的评价纷至沓来。一月后,‘杨玲玲现象’在全国教育界和文学界引起震动直接成了大标题。

杨玲玲此时已读初一,不善言辞。早前,为了迎接在她看来颇为隆重的采访,她特地把小说手稿誊抄了一遍。

一夜成名无疑突然。见媒体屡提张爱玲,从未读过其著作的杨玲玲翻起书来,并自认为两人命运相似:张是晚清名臣后代,家道中落;杨生于农村,幼年家中经商失败,父母被迫打工,而此前,她最受宠爱,老屋家具齐全,在她心里跟小洋楼似的。

这个敏感的独生女始终记得,小时候离家不远有池荷塘,父母常带她去玩。后来爸妈再也不让我去了。她把手缩进袖口,仿佛在悼念一个沦陷地,因为生意失败后,那里被别人承包了。

家境起落被她视为作品早熟的理由。她疯狂写作,有时甚至写到夜里两三点,并一度贫血。

母亲周国英起初并不知道这些。她反复叮嘱女儿,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以后要找个正常的工作,至少得读个本科。

平静显然被打破了,尤其是央视到来之后,热闹飙至顶点。从未谋面的干部来了,亲友之间相互打听着,央视采访当地媒体如何发现杨玲玲的,当地媒体也采访央视为何过来采访。央视编导透露,他们在讨论早熟少年类的话题,刚采访完彼时火遍全网的少年演讲帝杨心龙。

当地网络论坛开始连载星路,那是杨玲玲有时放弃学习时间,跑到亲戚家逐字敲打的。网友遗憾,作品并不完美,但又惊讶,小学生之作,已属不易。

女儿走上了邪路

初中生杨玲玲的文学讲座都办进大学了,但在父亲杨建明心里,女儿走上了邪路。

即使是公开场合,这个48岁的乡村修理工也不留情面。在一次电视节目上,主持人问他怎么看女儿写作,他直言很气愤,一脸阴沉。

思想传统的杨建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写作是零食,学习才是主食。他本不乐意上此节目,只是编导杀到他家劝,软磨硬泡说不去就白拍了,他才就范,我实话实说,不替她吹牛。

这让杨玲玲至今懊恼,在她看来,这本应是一期介绍天才少女的节目,却拍成了家庭矛盾调解,她甚至在现偿撞父亲称要退学、专门写作。杨玲玲建议工作人员不要播这些,对方安慰她说这样效果挺好。

退学并非气话,杨玲玲这个想法萌生于初二。事实上,相比于在媒体密集露面,校园里的杨玲玲略显孤独。在一些同学眼中,她内向、神秘,看似比同龄人成熟,好友极少,曾一度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独自一桌。连朋友也说,她在班上的存在感不是太强。

文学成果让更多同学愿意与她说话了,但她觉得,这不是纯真的友谊。彼时,玛丽苏式言情最受热捧,而商战、婚变离校园太远,许多接近者其实并无兴趣。

杨建明对这份骄傲不以为然。在饭桌前,他一边坦言从不夸女儿写作,一边澄清真相:女儿并不冒尖,媒体仅是猎奇小小年纪写成人题材而已。只上过初中的他认为:跟媒体打交道,没好处,分心。有意义吗?把学习搞好再说。

的确,杨玲玲的成绩在中游徘徊,数学最惨,好友回忆称基本是倒数,有时套用公式都不会,语文虽好,其实也就作文好一点。在这里,她没有光环。

与中国大多数中学一样,在那个由3所农村中学合并而成的初中,分数是整个校园的衡量标准。老师将中考挂在嘴边,学生紧张备考,父母追问排名,所有人好像都在告诉我,读书才有前途。

杨玲玲接受了这个丛林法则,中考前一个月,她走进副校长倪洪亮的办公室求助:某次数学测试,她只考了36分,而满分是150分。

你一直是拿很多奖状、荣誉证书的,不可能只这点分数啊。在杨玲玲的回忆里,这名既教数学也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如此欢迎她的投诚。

此后每个周五,倪洪亮都会在办公室见到她,对于数学问题,倪一一解答。中考时,杨玲玲的数学居然多了60来分。可这仍不足以扭转败局。

我不如韩寒那样叛逆。杨玲玲发现,自己难以在搏杀中胜出,直至一则新闻让她看到另一片战场:从2010年起,四川某985高校开招双特生,即3个方面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殊专长、潜质的,在某一学科领域开始崭露头角或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对一些冷僻、人才稀缺的学科领域有一定程度深入了解、有一定独到见解的。

文学使她坚信自己未来可突破分数限制、跻身名校。在孤独的中学里,这被她视为出路。

凭文学求破格

这个偏才开始发起破格战役。中考前数月,她找到了桐乡市教育局,希望能给文学偏才新的升学通道,且此事须优先解决,不要拖到中考结束。在许多人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杨玲玲直到高中开学之后还在坚持着——那时,她已考上某职业高中文秘专业。

你有犟劲儿,我不敢。多年以后,倪洪亮与杨玲玲喝茶叙旧,这段往事仍无法绕开:到职高报到没几天,她又去了教育局,说想读普通高中。现今已是校长的倪洪亮不得不向学生承认你胜利了。

她确实颠覆了不少人对初中生的印象。当年16岁的她明白教育系统欣赏什么,能自荐文学成果;她也深知官员忌惮什么,会上网发帖,甚至当面拿媒体吓唬他们:上次央视来过,你看着办吧。

虽然数学欠佳,可这并不影响此刻讨价还价:我想去桐乡高级中学。不行,录满了。茅盾中学。不行。

总之要进一个普高,桐乡二中吧。她亮出底牌,教育局领导不置可否。送别时,领导给她塞了50元打车钱。

一些教师惊讶地发现了她的入学方式,在他们眼里,这不是破格而是出格,这似乎也解释了她为何不断策划着教育改革——语文老师联名推荐制,授权语文老师筛选有文学特长的初中应届生,报至当地文联,再由初中向高中推荐特招。她自己有文学特长,当然这么想。

在杨玲玲看来,自己已中考结束,这完全是为了文学偏才们。像遭遇不公的访民一样,她联系政府部门,寻找人大代表,甚至直接上书官员,称文学偏才为弱势群体。对方并没给她什么反馈,有的像模像样给了一纸信访答复,说文学纳入中考加分没有国家规定,有的劝她好好读书。

变法遇冷,但在传媒上,杨玲玲依旧走红。高一下学期,她现身东方卫视,即使她的婚恋小说已完工4年多,这仍是媒体关注的由头。节目里,杨玲玲短发、淡妆,火药味十足,自问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是为了自己,为了成绩,还是为了别人,彼时,她的高中首次期末考试仅语文、政治及格。

退学写作再次成为杨玲玲的宣言,她的目标是,出版一本书,斩获硬件,以此敲开四川某985高校的双特生项目之门。

两个月后,杨玲玲在中国戏剧出版社自费出版了诗集树叶与漂流,花了两万元,印数2000册。质疑她的教师不得不服气,她的诗确实算好的,反正我高中时候写不出来。

小学写婚恋小说的旧事一路谈到了北京电视台。那时她已是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两门及格科目又少了一门政治。她不提退学,改称低头于高考,因为我更希望这个体制能考虑到这个群体(指‘文学偏才’)。

杨玲玲有些遗憾,因为并无媒体愿宣传她的教育改革想法。事实上,教育学者普遍认为,中考优惠项目不宜再增加,以利招考公平,若再纳入文学特长,这更无可能。

她办了一场座谈会,试图奋力一击。在桐乡市图书馆,这个主讲者点着5页PPT,讲了20分钟,剩下20分钟由旁听者点评。力邀之下,观众来了不到10人,其中两人是她的亲友。

聚光灯远离了她:媒体报道了两三百字,杨玲玲似乎成了要避讳的名字,她没有全名,只剩小杨。此时,高考落幕已久。

推荐信布局

幸运之神没再眷顾杨玲玲。她最终未跻身破格读本科的极少数。

不过,她的手机通讯录如今犹如小型专家库,浙江作家、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媒体记者。号码大多是为争取破格而找的。说出数量,会不会引起争议?杨玲玲欲言又止,50?不止。100?不止。200?差不多。

在她的破格布局里,这些人士无疑是利器之一。四川某985高校的双特生报名需填写个人陈述、专家推荐等。个人陈述大家可能都差不多,能够区分的还是专家推荐信怎么说。她孤注一掷。

杨玲玲找到了时任桐乡市文联主席王士杰。很快,桐乡市文联作为社会团体推荐,出现在其双特生报名表上。如果她能够走出去,是我们所期望的,所以我肯定全力支持。王士杰说,他此前对杨玲玲早有耳闻,她也常给桐乡文艺投稿。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王士杰试图鼓励她处理好学习与创作的关系。在他眼里,杨玲玲文静内向,比较稚嫩,好像也不太懂待人接物,但鉴于年纪还小,能够谅解,且她对文学的追求让人比较感动、认可。后来,王士杰为树叶与漂流作了序。

虽然如此,但力挺杨玲玲创作的王士杰仍不忘泼冷水。他请一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阅读杨玲玲的作品,大家感觉有的媒体跑偏了,媒体主要追求新闻效应,报道桐乡出了个‘少年作家’,怎么的,写了多少字,也不管写得好不好,在他看来,杨玲玲与同龄人相比,应该是写得好的,但说她是怪才、奇才、跟韩寒一样,那还差得远。

这个观点也被浙江一些作家认可。一名县级市散文学会会长拒绝为她推荐,他曾助杨玲玲进大学办讲座,才华还是好的,但是,她要在创作上更加有成绩,我才可以为她写,另一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则直言没法儿写没觉得怎么样。

杨玲玲称自己最终拿到了10封推荐信,按平常,只要一封就行了。

这个一路受热捧的少女作家自信满满。但意外发生了,她在首轮初审即败北。

此时已是2016年,她二度高考。此前一年,由于各种原因她错过了双特生报名,在考上一所大专并报到了之后,她选择复读。她的成绩已入绝境:高中三年,期末考试数学从未过40分,英语从未过50分,临近高考的3次模拟考,有两次全部功课挂红灯,还有一次只有语文及格。

她投入了一场更激烈的厮杀。在那所985高校,2010年首次双特生招生录取了3人,次年减少了1人,2015年全国仅42人通过初审、最后录取4人。2016年也仅有7人胜出。

为了胜利,杨玲玲在个人陈述中历数辉煌,其中称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面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她亦数次肯定获此奖项。

然而,经过多次追问,杨玲玲在采访的最后一天承认,这件事情是虚构的。

她给出了一个符合反抗者形象的解释:听说双特生招生往年重视这个奖项,所以写上了,想等录取之后再作澄清,警示高校应该不拘一格。

遭反对的起诉计划

推荐信依旧是她试图挽回败局的武器。初审落败后,直到2016年6月9日,浙江省高考的最后一天,她还收到向一名学者讨来的推荐:(杨玲玲)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对文学有强烈的兴趣和可堪培养的潜质。如获深造,将可成器。

但这一切都不奏效。事实上,即使入围双特生,她的命运仍然堪忧:2016年,双特生的分数至少须达一本线下30分以内,而此前,被该校认定为最高等级的双特生无分数要求。

第一次,她来到大学门口,希望寻求解释,但并未满意。

一直被她视为救命稻草的大学,此后成为她质疑的对象。她登录知乎、天涯、微博,痛陈经历,在她看来,自己写了数十万字小说、出版过诗集、获得好些征文奖项、手握诸多专家推荐信,不可能连初审都没通过。

2016年11月,她向教育部申请行政复议,目前未收到结果。在那前后,她在网上筹款,准备起诉这所高校。

这么小的年纪想和学校打官司?又没有经济纠纷,头脑发热!我要是给钱了,就是助纣为虐,让事情越搞越大!父亲杨建明嫌女儿不争气:女儿只到了专科线,最后去了杭州一所民办专科,一年学费将近两万元,本来努力一下,她也许可以上个本科。

母亲周国英也说并无这个经济条件。其实,女儿申请破格录取的大学不止一所,每次沟通,周国英都要请假同去,而家中每月打工收入不到5000元。

父母不再参加她的节目。高考之后,杨玲玲亮相甘肃电视台 (微博),节目里母亲已不是本人。杨玲玲称,那是安排的演员。而眼见起诉呼吁日益增多,一些支持者也开始动摇。

文学,你说是茅盾好,郭沫若好,还是鲁迅好?谁也说不清楚。更何况谁能证明她是特殊人才?王士杰强调文无第一,并且还需要机遇。另一名作家不耐烦了,早知道她现在这样,我当初才不写推荐信。更多的推荐者建议她应该努力写作品证明自己,而非去起诉,她现在的才华还是好的。

在好友看来,杨玲玲的尝试虽然看起来有些傻,但其实,她真的做到了很多事。努力去做,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完成你的愿望。

上述985大学的招生办注意到了杨玲玲。十多天前,一名负责人给她打电话,转达了专家意见:认为所提供的材料说明你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兴趣,但还不能体现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我们学校的‘双特生’盐注重文史哲等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从你提供的材料中看不出你具有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质,因此没有通过初审。

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有放下。坐在办公室,倪洪亮为她一边泡茶,一边小心翼翼地安慰她:试过,不行就罢了。而曾帮她破格上高中的教育局领导,对往事不愿多提,只提醒记者报道要谨慎。

杨玲玲觉得自己回不去了。她有时在想,如果当初退学写作,说不定境况会比现在好,可是,我已经为了上大学付出很多代价,现在让我放手,我做不到。她还记得高考前夕去补习数学,要坐一小时公交车,上课时,感觉身边的人都比我聪明。

迷茫之下,她试图去曾经就读的中学,寻找这场破格战争的见证者。

那天,寒风凛冽,她拨打了校领导电话,但对方说在外办事、下周才有时间;她致电另一名老师,对方称自己不在学校。正当落寞之时,一名教师驱车准备进入校门,她一脸欢喜,认为他知道点儿事情可以说一些。

老师没有认出她。车辆驶过之后,校门缓缓关上。

(文中赵畜为化名)

本报杭州1月4日电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6 19:57 , Processed in 0.17765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