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人口与降领域的大数据资源发布,据悉,该数据量高达49.1TB,覆盖生物医学、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事实上,在降领域,保险业同样不甘落寞。保监会日前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涉及到寿险为保户提供“生老病死残”等保障功能的定价。 此外,保险公司在降领域同样表现活跃。日前,国内第7家降险公司成立,还有爱尔眼科等医疗类上市公司拟参设保险公司。一大波降险公司或正在路上。然而,降这块大蛋糕似乎好看不好咬。蓝鲸保险查阅降险公司业绩发现,截至2016年3季度末,多数降险公司陷入了亏损的局面。 资金抢食降“蛋糕”,降险公司再扩容 管随着医改的推进,基础医保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但“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仍然不绝于耳。有业内人士称,目前我国医保在慢性病和大病的保障上仍显不足,商业保险在医疗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 有研究院预计,以新“国十条”保险密度发展目标计算,降险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5万亿元。而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前述研究院指出前三季度降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仅3430.41亿元,预计全年数据在5000亿元左右。 在万亿规模的诱惑下,各路资金纷纷抢滩降险。 2016年年末,保监会发布了关于筹建瑞华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据蓝鲸保险了解,这是保监会方面在去年批准筹建的第二家降险公司,此前的2016年8月,复星联合降保险同样获批筹建。 该批复的发布,意味着国内第7家降险公司浮出水面。此前人保降、昆仑降、和谐降、太保安联降以及平安降分别获批筹建。此外,据医疗上市公司爱尔眼科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爱尔决定联合5家上市公司发起设立爱尔降险。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仅在降保险市场投资的医药上市公司就有10余家。降险公司有望再度扩容。 “蛋糕”好吃不好咬,多数降险公司陷亏损 然而目前来看,降险这块“大蛋糕”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吃到。 蓝鲸保险查阅目前已有相关数据的5家降险公司业绩发现,截至2016年3季度末,有3家陷入亏损状态。具体来看,平安降去年3季度末亏损6063.4万元;太保安联降同期亏损3309.16万元;昆仑降亏损最为严重,同期亏损7096.7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降险公司陷入亏损的局面并非短期现象。以昆仑降为例,自该公司2006年成立以来,除了2015年实现盈利外,其余年度全部出现亏损。此外,2016年前三季度陷入亏损的太保安联降此前同样出现亏损局面,公司年报显示2015年净亏损5591.30万元。 ≡于降险公司亏损的原因,太保安联降方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最重要原因是与医疗机构合作不畅。此外,保险公司无法介入医疗诊断来控制医疗成本支出,另外,在社保系统对接方面,各地医保IT系统平台并不统一,导致系统开发维护成本高,资源效率低下,无法获得完整有效的信息。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规模问题也是商业降险公司面临亏损的原因之一。 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降险公司的市场规模相对于产险、寿险很小,规模最大的重疾险保费也仅有1000多亿元,无法应对当前每年3万至4万亿元的医疗支出。而商业保险无法像社保医养进行实时结算,给投保人带来不便,这无疑对保户投保积极性构成打击。 业内支招:降+大数据有望助险企破局 面对困扰在降险面前的问题,保险业并不沉默。 针对保险以及医疗机构利益冲突方面的问题,有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打通产业链条。 以平安降为例,该公司日前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签署战略协议,成为首家与公立医院管理式医疗合作的大型专业降险公司。此外,中国人寿以及阳光保险业曾先后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泰康人寿则与药企有所合作,阳光产险也通过举牌上市药企的方式参与医药行业。 针对降险规模问题,上海率先发力改革,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可自愿使用个人医保卡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此外,自税优降险推行以来,已有4批共23家险企获得业务经营资质。据了解,去年以来税优降险产品销售件数逐月上升,呈现出一个正向增长的趋势。 此外,面临降险控费、盈利难题,有业内人士称,保险公司还可从大数据精准分析、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解决。 以重大疾病险为例,业内人士称,可以对公司重大疾病险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出险疾病有关的一系列相关关系,如从客户购买保险到出险的年限,年龄、性别,所发生的疾病类别,购买保险人的经济状况和职业层次,每一位出险客户的理赔额度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保险公司可以去比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客户购买的产品,还可协助保险公司催缴、续期保费,以期达到精准销售以及评估风险的作用。 不过,对于数据共享问题可谓知易行难。上述人士坦言,目前尚未形成行业共识,仍有很多壁垒有待打破。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 00:04 , Processed in 0.0875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