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拿着20亿美元,麦当劳也跑了!卖身的真相是什么

评论: 0|来自: 今日头条

摘要:   今天(1月9日),中信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大消息: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业务,被出售了!  卖家当然是麦当劳总公司,买家包括两家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以及美国凯雷集团。交易完成后,将 ...

  今天(1月9日),中信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大消息: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业务,被出售了!

  卖家当然是麦当劳总公司,买家包括两家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以及美国凯雷集团。交易完成后,将把麦当劳的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业务纳入一家公司,麦当劳自己只保留20%的股权,中信旗下两家公司持股52%,凯雷集团持股28%。总交易价格是20.8亿美元。

  如果站在麦当劳的角度,交易的实质是他们从中国套现20.8亿美元(税前);如果站在中国立场上看,由于凯雷也是美国公司,所以涉及的外汇流出大概是13.52亿美元。

  所以,虽然中国内地、香港的麦当劳门店一家都没有关闭,而且交易各方承诺未来5年将新开1500家新店,但从资金流动方向上看,麦当劳的确“跑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麦当劳急于套现?我觉得以下几点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中国房价快速上涨,导致门店租金价格飙升。一般来说,麦当劳、肯德基这类洋快餐,都倾向于跟业主签署长期租赁合同,通过自身品牌优势和信用,压低价格、锁定通胀和利润预期。结算方式一般有两种:保底租金和按营业额抽成。

  但过去20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店铺租金成为吃掉洋快餐利润的最主要因素。部分店铺被迫上二楼、三楼,或者缩小面积。

  第二,员工工资快速上涨,成为洋快餐第二大成本压力。中国广义货币M2的快速增长,导致房价上涨,最终推动全社会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自然也大幅上升。过去若干年,各地政府不断提高最低收入标准,修订了劳动法,出台了收入倍增计划,这些固然是为民众谋福利的好事,但也增加了企业的压力。

  事实上,过去这些年企业面临着利率高、汇率高、税负高和员工工资增长快等多方面的挤压。其中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如餐饮业、制造业首当其冲。我一个朋友,曾获得过某洋快餐的加盟权,看了10多家店的数据后,被迫放弃,原因主要是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升太快,感到没有多少前景。

  事实上,洋快餐在中国一直靠部分员工兼职的方式,来回避五险一金,最终降低成本的。

  第三,中式餐饮全面崛起,洋快餐受到自身口味、营养结构的限制,失去了“涨价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哪个行业的成本不在上升?涨价就是了!但关键问题是,洋快餐逐步失去了涨价能力。他们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那时中国餐饮业、服务业非常落后,网点不足、质量不高。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满街的餐厅、小吃店竞争激烈,让麦当劳、肯德基们轻易不敢涨价。

  我还记得1993年第一次在深圳吃麦当劳的时候,巨无霸套餐价格只有目前的一半左右。23年过去,深圳房价上涨了15倍以上,但麦当劳的价格只上涨了大约1.5倍。

  此次卖身中信、凯雷,对麦当劳来说是比较划算的。首先,套现了20.8亿美元的现金;其次,引入了强有力的本地巨头,以及全球投资巨头。

  中信集团是中国最NB的国企之一,拥有全金融牌照,谈判能力强大,可以为未来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获得很多优惠条件。凯雷集团号称“总统、首相俱乐部”,美国、英国退下来的总统首相往往成为他们顾问,或者高管。“中信+凯雷”的组合,可以保证在汉语、英语国家里政商通吃。那么,麦当劳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且,麦当劳此次出售的只是中国内地、香港地区20年的“主特许经营权”,以后可以年年收取加盟费,年年分红。20年之后,还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重新谈判价格,何乐而不为?

  所以,此次交易之后,麦当劳只用考虑产品、服务和标准问题就足够了,毕竟赛百味、星巴克、肯德基、汉堡王才是麦当劳的心腹大患。当然,还有一帮续美的快餐也在迅速崛起,比如在美国市场上,下列快餐店也风头甚健:

  Chick-fil-A

  Raising Cane's Chicken Fingers

  In-N-Out Burger

  Firehouse Subs

  Jersey Mike's Subs

  Krispy Kreme

  McAlister's

  The Habit Burger Grill

  至于在中国市场上,会不会出现“央企麦当劳”碾压“外企肯德基”的局面?其实不用担心,肯德基也在卖,说不定哪天也摇身一变成为“央企”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3 00:08 , Processed in 0.0455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