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网红作家能背道德经 吸毒后3天没睡觉

评论: 0

摘要: 1月17日,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抱着亲吻自己的女儿他是才子■ 16岁后就不向家里伸手要钱,在四川知名院校攻读古典文学,可以通篇背诵道德经。■ 毕业后写的第一部网络小说就一炮而红,书籍出版后 ...

1月17日,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抱着亲吻自己的女儿

他是才子

■ 16岁后就不向家里伸手要钱,在四川知名院校攻读古典文学,可以通篇背诵道德经。

■ 毕业后写的第一部网络小说就一炮而红,书籍出版后在成都买了房。

■ 无论在戒毒所内还是所外,何帆都担得起才子之名。

吸毒之后

■ 所谓的找灵感成为笑话,我的生活重心不再是读书、写作,满脑子都是毒品。

■ 后来毒瘾越来越大,不仅没找到灵感,反而让自己变得更懒惰,根本无法创作。

■ 2016年7月,警方挡获正在购买毒品的何帆,警察找到我,就像是法院宣判的锤子终于敲下来了。

昨天,在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内举行的2017新春团圆活动上,一个由西游记改编的毒品主题小品今日说法之三打白骨精博得满堂彩,整个小品都是由戒毒人员何帆自编脚本。这个小品贡献了整稠演最大的笑点,吃肉的时候夹尖尖,打架的时候梭边边、告诉写材料的吴承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帆自己编写的脚本金句频出。

他们眼中的他

民警眼中:性格内向的聪明小伙

在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唐世城看来,何帆是个性格内向的聪明小伙。唐世城回忆,此次迎春文艺表演开始筹备时,何帆主动报告想要排节目,一个星期不到他就把小品脚本交给我了。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戒毒学员中,何帆是少有的大学生。常常给其他学员上课,每个周末给新来的学员进行心理开导,是唐世城认为何帆做得很好的两件事,这方面(他)很有能力。

学员眼中:有文化有知识

和何帆在一个宿舍的戒毒人员阿峰评价他——有文化,有知识,在阿峰看来,这个身兼大学生、网络写手的人懂很多,每一天晚饭后,他都会把我们聚在一起,教导我们各种知识,有时候是历史,有时候是做人的道理,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

一鸣惊人

能背道德经 首部小说一炮而红

2016年7月15日,是何帆第四次进入戒毒所,所内所外何帆都担得起才子之名。写作,本来就是何帆的老本行,作为职业网络小说写手,一部半作品让他坐拥12万粉丝。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道德经可以全篇背诵。何帆热衷传统文化,韩非子、管子、淮南子都看过,家里的书要拖拉机拉两车,16岁之后,我读书就没有喊家里花过钱。高考后,何帆考上了四川一所知名院校攻读古典文学。

2010年2月,何帆开始在一家原创文学平台写网络小说,处女作是以道家思想为背景的玄幻小说,主角是一个小道士,该书一炮而红,书籍出版后他就在成都买了房。慢慢地,他从一个新晋写手,成长为坐拥12万粉丝的知名网络写手。

一吸成瘾

起初为找灵感 上瘾后放弃创作

此后,何帆成为职业网络写手,依靠文字养活自己。写作巅峰期每天都需要上传作品,平均每两天就要写5000字以上。2011年,何帆的朋友找到他,他说我每天熬夜看起来很憔悴,给我推荐了冰毒,说可以提神,还能开发大脑。何帆回忆,(当时)写网络小说挣了点钱,每天无所事事有点忘乎所以,给自己的借口是找灵感。

第一次吸下来,何帆兴奋得连续3天没睡觉,药劲过后,何帆感到全身疲惫。我当时觉得不错,感觉非常好,后来就又复吸了。事后医生给我诊断,我当时已经上瘾了,但我自己不觉得。

过去的一帆风顺,也让何帆过于自信,甚至自负,(刚刚接触时)我觉得可以控制它,结果发现我输了,控制不住。渐渐地,何帆从最开始的一点点尝试,到后面每次1、2克,每天都忍不住吸。

所谓的找灵感也成为笑话,我的生活重心不再是读书、写作,满脑子都是毒品。沾上毒品前,是比较自由的人,从事喜欢的文学创作。后来毒瘾越来越大,不仅没找到灵感,反而让自己变得更懒惰,根本无法创作。

吸毒后的何帆心神不定,无法安下心来做事,总觉得一秒钟就是一个念头,一秒钟就是一个想法。一旦离开毒品,何帆就觉得难受,没精神,每天想睡觉。

2014年9月份,第一本网络小说被出版社出版。何帆当时已经身陷毒窟,毒品也影响了何帆后半部分的作品创作,前面写了一大半,2011年到2014年,完全是拖完的,这对我创作小说也有影响,挖的坑根本填不了。依靠稿酬,何帆第一时间给父母缴纳社保,还在成都买了一处房产。

一念之差

冲动时竟盗窃 道德经也忘了

书籍出版后,周围人对何帆评价也分成两类,不知道何帆吸毒的予以褒奖。而知道何帆吸毒的亲友都会觉得可惜,我父母说,如果不是吸毒,我肯定第二部小说都写完了。第二部网络作品发到一半,何帆也没有再更新下去,何帆跟读者说的原因,是身体不适。

对于何帆吸毒,何帆父母第一次知道时非常震惊。我一直以来是一个很善于生活自理,不让父母操心的娃娃,他们第一次晓得我吸毒很震惊。回忆起当初,何帆只记得,父亲就是骂,母亲就是哭,我心头很难过。

2016年7月,警方挡获正在购买毒品的何帆,那一刻他心里终于定下来,吸毒、兴奋、再吸,感觉没有尽头。警察找到我,就像是法院宣判的那个锤子终于敲下来了。

曾经可以全篇背诵道德经的才子,也被毒品改变,现在我已经回忆不起道德经了。我最喜欢道德经,关键是没有道德的人喜欢道德经,好讽刺哦。何帆说的没有道德,是指偷窃。不是因为缺钱,(毒瘾来了)必须偷,我不想再提这事,这对我来说,是人生的耻辱。

一个决定

未来想创作反毒作品

何帆已经构思,出去之后会另外写一部小说,不再写飞天玄幻,而要写一部接地气的题材。到底是人在吸毒,还是毒品吸人?到底是人在社会上耍,还是社会在耍人?是安分守己的活,还是追求触觉上的奢靡享受?到底是纸醉金迷,还是生活平淡?

吸毒也让何帆花费很多,如今想到投在毒品里的钱也会后悔,除了吸毒,还有一些隐藏消费。最多的一天,何帆一天挥霍了2万多元。这一次表演小品的结尾是一句旁白:唐僧他们的今天是不是我们的明天?何帆说,这也是他的内心写照:如果我一直吃药吃下去,再多钱都要吃完。到时候没法找钱了,哪里来钱?只能违法犯罪。

新闻链接

成都市强戒所举办新春团圆活动

昨日,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开展2017年新春团圆活动。由多位戒毒人员准备文艺歌舞表演,同时有约40位戒毒人员家属参加。

在现场,合唱爱我中华、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小品唐僧师徒等多个节目上演,表演人员都是戒毒人员。活动还邀请了法律工作者进行法制宣传,讲解戒毒方面的法律问题。现场展示环节还展示了由戒毒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的纸花等工艺品。

因为一时疏忽,戒毒人员曾强(化名)接触到毒品,一发不可收拾。2016年,曾强进入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时,女儿不到3岁,这一次曾强见到了女儿和家人,这一次抱她,明显重了很多,非常想念。家属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平日里女儿很想念爸爸,经常问爸爸在哪儿,我们只能说,爸爸现在在郫县上班。这一次晓得要见她爸爸,女儿非常高兴。

最后,戒毒人员和亲人同坐一桌,面对面接触交流,戒毒人员也向家人汇报自己在戒毒所的生活状态,表达安心戒毒、早日回归社会的决心。

成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王卫表示,这场活动所有节目都是由戒毒所内学员自行编排完成,在帮助他们戒毒的过程中,不断贯穿人文关怀,丰富学员文娱生活,让他们戒掉毒瘾的同时,回归社会能有一技之长。据了解,在戒毒学员的日常康复训练中,常常会组织学员围坐成一圈,让会唱歌跳舞等才艺的人出来展示自我,以此发现有才艺的学员,除此之外,戒毒所民警还会教学员们学做纸花等手工艺品。王卫希望,通过本次邀请学员家属观看表演以及与学员进行亲情会餐活动,能让戒毒人员感受久违的亲情,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安心戒毒。

成都商报记者 颜雪 实习生 彭婕 摄影记者 王效

(文中何帆、阿峰系化名)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1 07:29 , Processed in 0.17958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