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龙坡事 记 一 听说爸妈今年春节又没回家过年,他怒气冲天地甩上门就跑出去了,没回来,还是没回来!明康瞬间爆发了,没理会在后面叫他接电话的爷爷。早上奶奶给了他三百元,说是爸爸给他买衣服的,那时就觉得不对劲了,说好了回来的呢?怎么每次都这样,这实在是令人失望透顶了。 夏天那会儿,搬新家时,爸妈也没按约定说好的回来,后来还是多亏了本家的堂叔伯以及邻近的帮忙,才将家从山坳里搬了出来,读书转学的事情也是小叔叔家帮忙给弄妥当的。爸妈在广东那边上班,做了十来年了,明康出生那会儿就在那边工作了,是厂里的管理,这次搬家抽不开身回来,也是说很忙的原因。明康想不通为什么搬家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怎能够不回家呢?虽然只是在镇上简单的盖了两层四五间的楼房,可通常人家家里搬家都是热热闹闹的。 明康以前在村里面上的学,大塘坳原本也挺热闹的,红火时也有二三百户人家,近千人的规模,村里有公办的小学堂,邻近一些小自然村的学生也来这边就读,那会儿的一到五六年级都有,师资也相当建全。 因为全南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区,鲜有规模的工业,所以经济发展方面就相对滞后了些。与之毗邻广东省则是另一番天地,各行业都在蓬勃发展且后劲十足,吸引了这里大批量劳动力前往。于是拖家带口的,在外成家立业的,更多的是在外打工多年后将积蓄在县城买了房子而搬迁出去的,差一点的也会想方法在山下的镇上买块地自建。渐渐的老家大塘坳就剩老人和为数不多的小孩,坳里原先热闹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了,空留着满目萧条与漫山的荒芜。 明康家本来也想买在县城,以他父母在外工作十来年的基础,是可以的,明康父母也一直这么打算的。只是爷爷奶奶一直不愿意,说是城里什么都要钱,爷爷说就是上个厕所冲水都要钱,而且还是那种坐便式的马桶,说什么也不愿意去,总之是千般个不习惯。事情拖了两三年,转眼明康都要上五年级了,听说村里接到上级的通知,因为生源不够,决定并校到镇里的中心校去,不是听说,村里留下来的学生在寒假结束后也被家长陆续接走了。这下就不得不有个决定,商量的结果还是依了家里老人的意见,在镇上买块地先建一层平房,有三四间这样的,明康读书时方便就行了,以后如果在城里买了房子,老人不愿同往,也刚好给他们栖身之所,好在镇里的土地也不贵,明康爷爷也才六十出头一点,决定后就由老人在家筹划建了起来。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2 12:56 , Processed in 0.31938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