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河南许昌"万人社区"烂尾:涉违规占地复耕难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2017年1月8日下午,久霾不散的河南许昌县陈曹乡双楼张村终于等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晴天,村民张大爷决定到村子旁边的新社区里散会儿步。新社区和老村子仅隔了一小片麦子地,看上去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老村里房子破旧、 ...
2017年1月8日下午,久霾不散的河南许昌县陈曹乡双楼张村终于等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晴天,村民张大爷决定到村子旁边的新社区里散会儿步。

新社区和老村子仅隔了一小片麦子地,看上去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老村里房子破旧、大小不一,车过之处尘土飞扬,村民们来来往往。新社区里31栋新建的4层楼房整齐地排列,绿化草坪、路灯、监控探头一应俱全,然而,没有一户村民入住。

每次走在新社区空旷而崭新的水泥马路上,张大爷心里都忍不住叹息,这么大的社区荒了3年,可惜了村子里180亩种粮食的耕地。

2012年开始,陈曹乡一共占用近1000亩耕地,建设了4个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建设居民卓和公共服务设施,号称要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2012年末,河南省官方宣传称,全省建成及在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共3250个。因规模普遍巨大,民间俗称为“万人村”。

去年年末,新华社又公布了一串数字:至今河南省有1366个新型农村社区停建,直接损失600多亿元。

在陈曹乡,双楼张村是唯一完工的社区,其余三个均因资金问题不同程度烂尾。

2016年12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特别提到:“针对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遗留问题不力的问题,出台关于新型农村社区遗留问题的整改实施方案……各地积极采取抓完善入住、抓转型建设、抓调整瘦身、抓退出转化等方式,分类解决社区遗留问题。”

607673957a6f3129a72c81e67a5d3251.jpg

1月5日,河南许昌县陈曹乡孙村社区,小区道路和绿化还未完成,无人入住。新京报记者 逯仲胜 摄

荒芜的社区

4年前,河南许昌县陈曹乡政府干部在大会上告诉村民,双楼张村的新型农村社区计划整合周边的6个行政村,安置2930户11479口人。

村民将住进新楼房,统一用上暖气、天然气,喝上自来水,社区里建有垃圾站、小学、幼儿园、卫生所等城市社区标配。

那时,最吸引村民张喜全的一条是,每位村民都能免费分到30平米的房子,“如果家里有6口人,就能分到180平米的房子,这样就够住了。”

然而,等到2013年4月社区1期工程基本建成时,政府的说法变了。

新房需要村民掏钱买,每平方米1000元。村民原有房屋按每平方米420元的价格补偿,即2平方米的旧房还换不来1平方米的新房。张喜全算下来,加上装修,还得掏近10万元,不划算。

他自己的房是两层水泥房,还有独门小院。他的想法代表了多数村民:自家房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掏钱买政府盖的楼?

距离双楼张村东边6公里,岗黄村村头的岗黄社区只建了20多座3层的钢筋水泥架,因投资商资金链断裂,从2013年起就荒在了地里,周围杂草丛生。

这个烂尾社区占用岗黄村180亩耕地。有的村民不忍土地白白被烂尾社区浪费,在楼房的周边、间隙开垦土地种回小麦。

新京报记者还探访了开封市尉氏县。张氏镇的郭家社区,原规划面积622亩,可安置3600余人。如今,两层的联排别墅里入住率不足半成,社区东边4栋商铺空空如也。

门楼任乡的门楼任社区,4层楼房没有一户入住。

“第二次革命”

2012年,陈曹乡大开马力,兴建4个社区,并计划以7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方式,把全乡7.6万人口尽揽其中。

在村民张喜全的印象里,许昌市非常重视双楼张村的项目,时任许昌市委书记亲自来了社区几次,视察、督促现场施工,“大概是政府很看重吧。”

2011年11月26日,河南省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党代会报告花大篇幅阐述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地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这也成为河南全省各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政策来源。

报告出台之前,河南省新乡、平顶山、安阳、鹤壁、许昌等多地已经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时任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到多地视察,并予以高度肯定,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理解河南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缘由。

他说,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民大省、人口大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河南要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过去多年来国家在分配建设用地指标时,对河南嗜较苛刻。

河南也是一个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瘦。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0.57%,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51.27%存在一定距离。

耿明斋认为,如何能增加建设用地,是河南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上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将村庄合并后,腾出大量建设用地,是解决建设用地短缺的有效方式,“方向上有它内在的合理性。”

然而,在他看来,新型农村社区要成功,需满足两个前提:第一,农业就业非农化基本完成,大部分农民收入不依靠种地。第二,土地的升值达到一定的幅度,旧村拆迁腾出的建设用地进行商业运作后可以补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本,否则可能面临无钱可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因此,更合理的推行方式是先建工厂、再建社区。

河南枢位官员、专家也曾公开反对。

河南省一位已退休的厅级官员张华(化名)意识到了省委领导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兴趣,曾先后三次在河南省领导面前提出反对意见,“你在的时候大家都说好,你走了之后肯定有后遗症。”

九代会之前,他也曾在专家座谈会上面对5位省部级官员表达同样的观点。

张华的反对没有得到回复。

3eef21971efc9215ee4dc719a6a12fc8.jpg

1月14日,河南开封尉氏县门楼任村,整个社区入住率不足1/3。新京报记者 付姗 摄

涉嫌违规占地复耕难

根据刘岩与乡里签订的合同,村委会负责整合村里的土地,并租用给刘岩的公司,期限为50年。

刘岩告诉新京报记者,其社区租用的土地面积均为村里的耕地。社区计划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周转指标,先在耕地上建社区,待村庄整体搬迁入社区之后,将其整体复耕,实现占补平衡。

这种“以租代征”的方式,已在2012年7月被国土资源部明文禁止,却是河南省建新型农村社区用的普遍方式。

河南熟公厅2012年下发了河南省土地资源保障专项工作方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占用的土地,允许预先使用土地综合整治腾退出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但必须在3年内完成旧村拆迁复垦并归还指标。

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曾算出一笔账:通过“拆村并居”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盘活约900万亩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但现实恰恰相反,新京报记者走访过的陈曹乡、尉氏县的多个社区都因为村民买不起社区的房子、或不愿买新房,没能将村庄整体搬迁、复耕,导致超出周转期限3年之后,依旧无法对村庄复耕。

而这也是河南枢数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问题:不仅没能节省土地,反而占用了更多的耕地。

现实与计划背道而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曾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进行深入调研,他认为,未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没有在周转期限内把村庄复耕土地,已经违反了法律。

郑风田认为,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用优质的农田之后,复耕的土地也要是同等质量的优质农田。但是建设用地复耕的土地,很难达到优质农田的质量。

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耕地被社区占用的村民内心也很不满意。

60岁的郭云(化名)是尉氏县郭家村的村民,2011年,村里以建社区为由,要租用她家的10亩耕地。

郭云算了一笔账,5亩地种桃树,5亩种小麦和玉米,每年收入至少35000元。

然而,村里刚开始只给每年每亩地1000元的租赁费用,后将价格提高到2000元。

郭云还是没同意,但没多久,村里趁她不注意,把桃树全部割断,麦子压坏。她不得不接受现实,把地租出去。

村里给她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每亩地每年领取2000元租金,要么政府送她家一套社区的别墅,以12.3万的价格抵押租金,直到房租累积下来与别墅的价格相等,再领取租金。

她选择了后者,领了套别墅。但因为家里没钱装修,别墅空了3年。

对于未来,她很担心政府以后是否会按期给村民们租金。

许昌县陈曹乡岗黄村里土地被租用的村民已经开始面临这个问题,他们至今没有拿到2016年的租金。

新京报记者 付珊 实习生 李瑾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3 18:01 , Processed in 0.18395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