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他成为高尔夫大叔温暖网友 返乡后却赌气回京

评论: 0

摘要: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农民工行李中带了高尔夫球杆 当他说出原因时所有人都泪奔了 ...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农民工行李中带了高尔夫球杆 当他说出原因时所有人都泪奔了

正在加载...
< >

    昨日,在昌平碧水庄园外,杨卫给母亲打电话。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1月13日,杨卫因准备送儿子球杆变成网红视频截图

    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距离过年还有三天。13天之前,北京西站广场上,因随身携带的一根高尔夫球杆,杨卫吸引了媒体的注意。这支50元钱的球杆,是他带给11岁儿子的新年礼物。

    一个暖心的返乡故事,高尔夫大叔杨卫,很快成为春运大幕下的一名网红。然而,回家不到四天,杨卫便偷偷回到北京。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将这一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归结于无法与父母沟通,而无法沟通则是父母责怪他在北京没挣着钱。

    杨卫用离家出走的方式,宣示着自己的性格。他渴望改变,却不知从何处入手。于是,杨卫决定从和解开始。昨晚,一年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的他,给60岁的老母亲打了个电话,手机里,母亲的备注名叫爱的奉献。

    生活

    杨卫的理想是当一名领班,能够指挥手下一百多号环卫工。然而直到昨天,他还只是这一百多人中的普通一员。

    他今年38岁了,从初二那年辍学打工算起,杨卫已经在外漂了20年。在老家,他给人种苹果、刷大白、垒猪圈,有一搭没一搭地挣点零钱。

    2006年,杨卫的儿子出生,他逐渐开始考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养活一家三口。2009年,物业公司在老家招人,杨卫和几名老乡应聘成功,从山西芮城县,一路来到北京北六环的一处高档小区,做起了园林养护。

    杨卫一度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在2009年,他的工资是1050元,包吃住。工作内容并不复杂,不需要专业技能。业主有修建花圃的需求,带着剪刀过去,咔嚓一阵后,就算完成服务。隔三差五,还能去邻近的沙河镇喝一点燕京破。

    7年过去了,杨卫的工种从园艺,换到了环卫,工资也涨到了3000元。如果他愿意每天工作十个小时,算上绩效,杨卫每个月能挣3200元。

    杨卫并没有存下钱。在过去的一年,他吃在小区附近的山西面馆,跟老乡两个人,一顿能喝掉四瓶破,一天喝两顿;十元一包的烟,两天抽掉一包。物业公司设有食堂,每个月另给300元饭补,但是他很少在食堂吃饭。

    骑自行车到食堂,要十分钟,到山西面馆只要五分钟,我的时间很宝贵。杨卫搓着手。他带着十元钱买来的护耳,迷彩棉服里套了一件薄棉衣,一件夹克,一件衬衫外面罩着秋衣。除了那件150元买来的迷彩服,都是业主送的。

    经常有业主给他送衣服。大了、旧了,各种原因,最终都穿到了杨卫身上。有时候衣服多到穿不过来,他会寄一些给在高碑店做门窗安装的弟弟。同在北京,这是兄弟俩为数不多的沟通。

    回家

    1月11日早,杨卫没有去食堂吃早饭。不到9点,他提着20斤大米,带着几本新台历,和老乡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是物业公司放假的第二天,杨卫说,自己不想那么早回家。可是实际上,早在12月13日,他就去沙河镇的代售点买票,264元的票面价,加上6元的手续费,杨卫一点不含糊。

    公交转地铁,一个多小时后,杨卫出现在北京西站的站前广场。因为怕过不了安检,杨卫用自己的床单,将买给儿子的高尔夫球杆层层裹住。箱子矮,球杆高,无论怎么放置,这支球杆始终凸起在外。

    然而他并没有引来安检人员的注意,却引起了现场正在采访的媒体的注意。面对镜头,他挥动着球杆说,我们农村没有高尔夫,我想我的儿子跟北京人一样。

    这组报道,后来被命名为回家的礼物,而高尔夫大叔杨卫,也很快成了网红。

    但是杨卫并不知道这一句话的力量,整整一天,他都在赶路。回到家时,已经晚上11点钟。家人都在等他,弟弟还为他做了一顿饭,但杨卫累了,没和家人多说句话,倒头便睡去。

    回家第二天,杨卫去芮城县城看望妻儿。为了照顾儿子上学,他的妻子在学校附近陪读,每年房租两千元。离家多年,他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一家人在出租屋看了一天电视后,杨卫带着儿子回到了农村老家。

    在老家院里,杨卫取出高尔夫球杆,手把手地教儿子。

    上班的地方附近有高尔夫球场,我看业主玩过,这活动新鲜、高端。杨卫经常去捡球,然后带给儿子。

    2009年,来北京的第一年,他给不到4岁的孩子买了一把吉他。想着他自己拨着玩,也能找到感觉,以后可以报个班学。杨卫至今不知道儿子有什么兴趣爱好,只想着带一些城里流行的东西,让孩子见见世面。

    返程

    杨卫北漂五年,与儿子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微信上的沟通。他希望在北京能够打拼出模样来,然后接儿子来北京,让他过更好的生活。希望他不要像我一样一事无成,能混出模样来。

    杨卫的心里始终是矛盾的。平时不往家里打电话的他,已经越发不知如何和父母交流。每次和我爸说不到三句一定会拌嘴,到后来就懒得说了。他讲我听着,就这样。杨卫觉得和父母有代沟,他抗拒沟通。

    父母与他的对话都是固定模式。父亲会一直劝他少抽烟,要爱惜身体。母亲则一定会问今年挣了多少钱,我妈嫌弃我挣得少,年年如此。

    今年也不例外。回家的新鲜感过去后,一切回到老样子。他往妻子手里塞了四千元现金,加上银行卡里结余的八千元钱,这一万两千元,是杨卫整个2016年的存款。

    母亲照例开始念叨,他没有回嘴,但是越发厌倦这种交流。他们不理解我,我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也很辛苦,回来还要听这些。

    于是他很快就决定回北京。回家不到5天,15日下午5点,他打包了一袋行李,偷偷出了家门。家里人以为他只是去一趟县城,并没有留意。

    到了运城后,杨卫没有买到回北京的车票,他在60元的小旅馆呆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买了张站票,踏上了来时的路。

    直到上火车前,他才告诉妻子,母亲知道消息后,曾打电话来劝他回家,杨卫没有听话。杨卫说,要做出一点样子来,想用不辞而别的方式告诉他们,自己也希望听到鼓励的话。

    和解

    1月16日,回到北京的当天,杨卫骑着自行车来到沙河镇,花一百八十元买了一双帆布面棉鞋。在过年前,杨卫逛过一次劳保用品商店,看中了一双翻毛的鞋,要价一百二,他没舍得买。但是这次不买不行,因为走得匆忙,仅有的一双棉鞋,还在山西老家。

    一个人在宿舍呆了一周,杨卫有点后悔了。身为家中长子,杨卫发现,自己居然不记得父母的生日,甚至想不起来父母具体的岁数,只知道父亲属猴,母亲属狗。

    妹妹和妻子不断给杨卫打电话,希望他回家。杨卫不知如何解开心结,他觉着今年好好干,混个小头目,多拿点奖金和工资,也许父母就不再埋怨他。

    他从未尝试与父母好好聊聊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我这人,做人挺失败的,我不知道和他们说啥,总觉得没这个必要,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叫我咋改?杨卫摇摇头,神色黯淡下来。

    他想起常看的小说里,有一个词叫和解,他决定迈开第一步。杨卫划开手机屏幕,拨出了母亲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瞬间,他有点紧张。

    通话时长两分钟,这是一年以来,母子之间最长的一次交流。寻常的问候,吃饭穿衣,然后匆匆挂断。母亲的备注名,被他存为爱的奉献。

    今年五一,我一定回家。杨卫说。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5 05:25 , Processed in 0.18209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