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河南一镇政府借3万书报款16年不还

评论: 0|来自: 长沙社区通

摘要:   后来她到县委大院门口,见人就问县长办公室在哪儿,找到县长,县长说去找镇上管财政的要。她又找到镇财政,对方表示账上没钱还她。  韩家人保存的欠条复印件,原件由法院保存。后来镇委书记张仁杰确认情况属实 ...
  后来她到县委大院门口,见人就问“县长办公室在哪儿”,找到县长,县长说去找镇上管财政的要。她又找到镇财政,对方表示账上没钱还她。
韩家人保存的欠条复印件原件由法院保存后来镇委书记张仁杰确认情况属实并签名受访者供图

  韩家人保存的欠条复印件,原件由法院保存。后来镇委书记张仁杰确认“情况属实”并签名。受访者供图  66岁的村妇李桂荣没想到,一张3万元的欠条,影响了她16年的生活。

  2001年8月,河南郸城宁平镇政府以“交不出订阅上级要求的报刊费”为由,向韩红星借款3万余元,当时承诺当年年底有钱马上还。但16年过去,丈夫韩红星已因病过世,李桂荣依然没有拿到镇政府的欠款。去年8月,法院判决镇政府败诉,但这笔钱仍然没有拿到手。

  “记不清多少次去要欠款”

  2001年8月25日,在郸城县化肥厂上班的李桂荣回家后,发现镇委书记张仁杰和副镇长杜运灵来家里要钱,借条已经写好放在桌上。李桂荣问丈夫韩红星后了解到,“镇上交不出订阅上级要求的报刊费4万余元,镇长听说韩红星的邻居左金山手上有钱,要求他代表镇政府出面借钱。”

  左金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一说法,“2001年时我有一辆拉货的解放牌车,卖了3万多块钱。那时候镇政府说话还比较算数,也说好给利息”,加上大家对韩红星评价不错,他没多犹豫就借了。这笔钱,镇政府要求韩红星以个人名义给左金山打借条,而由镇长代表镇政府给韩红星打借条。

  李桂荣没有想到,后来她和丈夫会为这笔欠款奔波十余年。在韩家人看来,“她就像是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

  同年年末,韩红星查出患有尿毒症。2002年下半年,左金山的父亲也病了。他和韩红星找镇政府讨要欠款无果后,韩红星向老师、同学借钱,分三次把向左金山借的钱先还了。

  李桂荣说,镇上曾在她的再三催促下归还了5000元。南都记者从韩家提供的欠条上看到,欠条上有当时镇委书记张仁杰确认“情况属实”的签名。但剩下的欠款依然毫无音讯。

  2005年,韩红星身体状态每况愈下,需要换肾。李桂荣迫切地希望拿回欠款给丈夫治病。

  她说,曾经到镇委书记张仁杰家去,对方承认欠款,但表示没钱。后来她到县委大院门口,见人就问“县长办公室在哪儿”,找到县长,县长说去找镇上管财政的要。她又找到镇财政,对方表示账上没钱还她。

  如此往复。李桂荣说,“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要欠款了。”

  2010年10月,韩红星因病过世。李桂荣认为丈夫是“带着心结”离开的。

  打官司胜诉仍拿不到钱

  在前同事孙涛看来,韩红星过世后,李桂荣想要追回欠款难度变大了,“镇里的书记也换了。”继任的镇委书记王坤对韩家人表示,前任欠的债自己不管。

  转机在2015年。春节过后,李桂荣在电视看到“中央整顿党风,处理地方政府的欠款”的新闻,鼓起勇气决定打官司。

  第一次诉讼法院没有开庭,韩家人表示,“当时法院说到镇政府去了解了下,对方表示没钱。”

  2015年底,郸城县人民法院给李桂荣打来电话,表示上面要求年底必须把当年案件结清,“要我先撤诉,明年再起诉,明年镇长肯定还钱。”李桂荣听到电话里说结案率低会影响法院员工的奖金,“我不忍心,当时就撤诉了。”

  2016年6月,李桂荣再次起诉。但开庭当天被告宁平镇政府未到场应诉,缺席审理。

  2016年8月26日,郸城县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认定宁平镇人民政府向原告丈夫韩红星借款32584元的合同关系成立,限其于判决生效后三日内一次性偿还剩余欠款。

  但镇政府并未还款。李桂荣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庭表示,“镇政府说没钱,我们也没法执行。”

 ≡此,南都记者联系上本案的审判法官周新琦,他透露,“有两种情况:有执行能力抗拒执行,可以采刃留、罚款,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一种确实贫困的,只有法院终结本次执行。”“但对于一个单位来讲一般不适用这种情况。”周新琦补充道。

  他表示:“作为一个镇政府,这几万块钱应该能拿得出来。”

  宁平镇现任镇长徐汝敏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向执行庭了解情况,确认属实后妥善解决此事。由于镇里财政吃紧,将采戎期的方式还款。

  政府失信有主要有以下表现:

  其一,数字虚假。长期以来,中国的政绩考核体系一直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等倾向。一些地方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统计数据,很多是根据地方政府的需要而调整,这不仅影响中央的正确决策,而且失信于社会。其二,朝令夕改。当前诸多地方政府在决策时,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调查研究,不讲究科学,不发扬民主,只凭经验和习惯办事,致使决策屡屡失误。一些地方政府“换一个领导换一种思路”、“换一届政府换一套政策”,而“新官不认旧账”以及“打白条”比比皆是,从而失信于民。其三,背离职责。很多地方政府往往是冲动和冷漠并存,积极介入当地经济活动,对提供公共产品、增加社会服务了无兴趣,实际伤害的是政府信誉。其四,滥用权力。具体的比如形象工程,拖欠工程款和拖欠民工工资,比如言行不一、自食其言,党政规划的目标未按期完成、国有企业垄断、政府圈地、豆腐渣工程、贪污受贿治理不力、行政不作为、政协人大提案办结率低、群众反映问题处理慢或不处理等,这些对国家、社会、民族、公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现在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政府具有足够的威信才能顺利解决。如何重建政府的威信,应该从解决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重振自己的威信。各级政府应该明白,威信的确立固然很难,流失却很容易,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政府的威信就像原野上的篝火,需要不断加柴才能维持其亮度和热度;;政府威信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4 04:34 , Processed in 0.0434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