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我国科学家发现3颗小行星 1颗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

评论: 0

摘要: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图新华社南京1月26日电(记者邱冰清、王珏玢) 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最新发布了中国科学家刚发现的3个不同类型的近地小行星2017 BK3、2017 BL3和2017 BM3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图

新华社南京1月26日电(记者邱冰清、王珏玢) 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最新发布了中国科学家刚发现的3个不同类型的近地小行星2017 BK3、2017 BL3和2017 BM3。

小行星2017 BL3是2017年1月21日发现的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其轨道半长径为1.62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1.62倍,偏心率为0.69,轨道周期为2.06年,属于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2017 BL3是继2016年11月2日,发现首个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2016 VC1后的又一新发现。同一天发现的还有另一颗阿莫尔型近地小行星2017 BK3。

2017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科研人员又观测到一颗移动速度比2017 BL3更快的近地天体2017 BM3,其每天移动速度达2.46度,约为主带小行星的10倍。结合其他国际台站的观测数据计算,这颗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为0.98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0.98倍,偏心率为0.18,轨道周期为0.97年,是一个阿坦型近地小行星。阿坦型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比地球轨道小,大部分时间与太阳的角距小,尤其难于从地球上观测发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告诉记者,近地小行星的不断发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地球可能遭受的碰撞威胁,以及未来如何减缓和防范近地天体的碰撞。自2013年2月车里雅宾斯克近地小行星撞击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监测和预警合作,并于2013年12月经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在完成了一定的升级改造后,目前已成为一个可远程控制的、视场达到9平方度的巡天观测望远镜,同时实现了海量观测数据的近实时处理,提高了望远镜对近地天体的巡天发现能力和其他瞬现天体如超新星等的探测能力。此次在两天内同时发现三种类型的近地小行星实属难得。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5 10:15 , Processed in 0.0456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