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蒋建科)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传来好消息,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番茄风味品质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阐明了番茄风味遗传基础,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近年来消费者常常抱怨现在的西红柿越来越没有以前的味儿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哈里·克利(Harry Klee)教授组成了20人的联合研究团队,历时4年多的协同攻关,终于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 该研究团队组织了一个170人的品尝小组,对100多种番茄进行了多次严格的品尝实验,并利用数据模型分析确定了33种影响消费者喜好的主要风味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29种挥发性物质,揭示了番茄风味的物质基础。 该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之所以西红柿没有以前的味道了,是由于在现代育种过程中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商品品质,导致了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造成13种风味物质含量在现代番茄品种中显著降低,最终使得番茄口感下降。这项成果则为培育美味番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广东省珠江人才的资助,基因组所是该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6 08:12 , Processed in 0.0430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