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回到农村故乡。本想着,这些年随着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成,村里人过年的方式应该也随之有所改变。但是,村里人庆祝过年的方式依然还是那么单调,甚至有些低俗,赌博之风愈演愈烈,影响着家庭、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降成长。 在河北省石家庄某农村,小伙李某在城市做快递员,一个月挣三千多元,除夕晚上去发小家里玩,赶上赌场,有认识的人也有不认识的,禁不住大家的轮番劝说,坐到赌场上。第一把就点了双响,身上带着的500元一把就输光了。这时有个大哥模样的人说,支持微信转账。小李好面子先转了一千没想到玩了一圈就又输光了。就这样继续微信转账。不到俩钟头,卡里六千元就都输光了。 过年俩钟头就输掉俩月工资,这让小李懊恼不已。春节期间,石家庄的一些农村青年向记者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 媒体关于农村新春“豪赌”的报道,基本也是这个套路。采访了几个人,一看是打工者,再问,输了,且输得比较惨。所以,网友看到这类新闻,评论基本都是表达“既然赚钱如此艰难,为何还要一掷千金地赌博”这种疑惑。 若是严谨的媒体,应该意识到,既然有人赌输了,一定有人赌赢了。对赢家而言,叙事逻辑可以是“一年打工赚4、5万,还没7天搓麻赚得多!”另外,总体描述农村新春的赌博“盛况”,应该要靠数据支撑,说不定城市里的赌博比农村更严重呢? 这类数据确实很难找。但从个人生活体验来看,在过年期间,农村唯一可以开展的娱乐活动,也只有赌博了。在城市里,过年期间,你至少还可以去电影院看一场西游降妖或大闹天竺,各个商场,庙会,灯会等娱乐方式相对农村比较丰富。 过年豪赌输掉打工辛苦钱,这不应当是农民素质乡村风气的反面注脚,而是对淳朴风俗回归的呼唤。乡村基层组织的领跑作用当积极发挥起来,同时,扶贫的观念亟待修补完善:贫穷或贫困,重视经济上“富起来”,也需有情怀、负责任地兼重社会治理、文化层面的“脱贫”。即使物质生活变得多么富有,村庄面貌依然已故,社会谈何进步? 点击右上角关注“瞬间”更多精彩瞬间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7 05:19 , Processed in 0.0429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