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让它们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程,这些工程会让数百万人获得就业机会。
在竞选获胜讲话中,特朗普强调了他上任之后即将开展的这项大工程:未来十年内,总计投入 1 万亿美元,从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交通设施,到校舍、医院、给排水甚至高速互联网。
对于这个计划,高兴的除了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供应商,负责施工的各类基建公司,以及那些生产起重机、挖土机的公司之外,还有物流企业——他们说,自己的卡车都快被联邦政府年久失修的路网给颠坏了。
美国一直被称为是跑在车轮上的国家,早年建成的成熟交通系统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不管是铁路、公路和隧道的人均里程,还是机场的密集程度,美国都能排到世界的前三位。
但白宫在 2014 年发布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分析报告中就指出,全美约有 65% 的主要道路亟待维护或重修,25% 的桥梁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基建支出占 GDP 的比例一直不高不说,原材料价格从 2003 年开始大幅上涨后,这个部分支出的总额反而还下降了。
在为美国众议院交通及基建委员会提交的备忘录中,联邦快递就吐槽说,他们的货车去年在全国跑了超过 20 亿英里的路,但轮胎的磨损速度却比二十年前快了一倍。公司的 CEO Fred Smith 还表示,如有必要的话,他们甚至可以提交司机的道路通行费和油费账单,作为佐证。
如果普通人对于物流的要求没有那么高,那么路况糟糕一点,可能也不太会影响快递公司的生意。但自从亚马逊将两天内免费送达的物流标准与会员制捆绑起来,并且开始自建庞大的物流团队以满足需求开始,在美国,这个行业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
理论上,像联邦快递、UPS 这样已经形成网络效应的公司,在货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应该能很好地控制单件货物的运送成本,加上这两大快递公司从 2009 年起,每年都会涨 5-6% 的运费,照理来说应该是越来越赚钱。
但实际情况是,过去十年里联邦快递从每个包裹上获得的收入都维持在 19-22 美元之间,期间的日均包裹数却因为电商生意的红火而涨了 30%。更多的飞机、货车、人力和燃料,哪一样不要花钱?
和中国一样,美国的快递业也卡在最后三公里的问题上。上个月,UPS 在交出一份亏损的第四季度财报时表示,他们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快递业务量比例已经升至了史无前例的 63%。但相比一次性大量吞吐货物的公司物流来说,电商要求将货物一件件送到分散的消费者家中,这部分的成本太高了。
想要降下来,只能先花钱大幅升级分拣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2016 年,UPS 已经在这个思路上花掉了 30 亿美元,2017 年还要再花 40 亿美元。
由于是上市公司,这个计划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在一份行业报告中,瑞信的分析师 Allison Landry 就表示:我们开始怀疑电商模式是不是比过去更倚重资本投入,这样留给投资者的钱就更少了。
但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总有些上有行业能从这波特朗普热潮中赚钱。美国本土的轮胎生产商固特异就是一家:
过去六年间,公司 17 吋大尺寸轮胎的销量增长了一倍;从 2013 年至今,他家的股价已经累计涨了 167%。
而现在,随着特朗普提出降低公司税税率、以及计划将更多汽车放在美国生产,固特异又被高盛列为了即将获益的股票。
但在更长的历史阶段里,固特异的股价,依旧是跟着整个美国的汽车产业行情在起起落落。基建、交通、工业这些带上了特朗普概念光环的领域也是一样。
大手笔的投资计划可能确实带来了振兴的机会,但随之产生的泡沫,可能会留存更长时间。
制图:冯秀霞
题图来自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