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黑心骗子恒昌财富: E租宝之后又一个披着P2P的皮的狼

评论: 0|来自: 大众生活报

摘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黑马E租宝涉嫌违法犯罪被接受调查,另一个互联网金融企业恒昌财富引起了媒体和投资人的关注。较对于恒昌财富也是2012年成立,目前发展员工6W人,(阿里巴巴才4W人左右)主要做小 额 贷 款(这是很多 ...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黑马"E租宝涉嫌违法犯罪被接受调查,另一个互联网金融企业恒昌财富引起了媒体和投资人的关注。较对于恒昌财富也是2012年成立,目前发展员工6W人,(阿里巴巴才4W人左右)主要做小 额 贷 款(这是很多互联网金融不太爱做的,坏账率 太高哦)。 据中国经营报今年6月份报道,恒昌近期迅速扩张,目前的规模已达1200(目前1800)家门店,员工已有47000(目前60000名)。那么,我们来算一笔账,恒昌信贷端实际上是高.利.贷,一年的综合费率是年化40%-50%。如果按照恒昌自己公布的数据,贷款规模每个月15亿元,按50%利率,收入大概7个亿,而恒昌财富端每个月客户投资额22-25亿元,按照14%的年化利率,要支付的利息大约在3个亿。1200个网点,一个月的房租成本不会低于1个亿,据恒昌业务副总裁透露,一线客户经理的提成在3%左右,加上各级领导抽成,综合提成在5%左右,这一项一个月又要1个多亿支出,目前恒昌拥有60000名员工,平均工资加上提成,每一个人的成本一个月接近一万元,算下来恒昌一个月的人工成本大概在6亿元左右,加上利息成本3个亿,房租成本1个亿,总成本8.5亿元,这还不包括市场、管理、综合运营成本的1个亿左右的费用。 这些账谁都会算,收入7个亿,然后支出9-10个亿,每个月至少亏损3个亿,这还不包括恒昌老板转移到国外的资产,恒昌只有不断扩张,才能维持住平台,才能维持住现金流不断,才能用新客户的钱还旧客户的钱,以及弥补每一个月大概3个亿的资金缺口,这也是恒昌老板逼着高管签订1000亿军令状的原因,这便是非常典型的庞氏骗局。 恒昌高管集体跳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批跳槽的高管中,有前后两任风控副总裁,掌管着公司坏账率和核心机密。据恒昌高管透露,恒昌的坏账率非常可怕。截止到2015年5月,坏账高达35亿元,其中,确认不还,难以追缴的大约15亿元,逾期不还的大概20个亿,以恒昌每月净亏损3个亿以上来推算,根本无法弥补如此之大的资金黑洞。 这么大的资金坏账,为什么恒昌还在急速扩张呢?原因有二。其一,只有扩张,才能借新还旧,维持假象;其二,不得不提一下,为什么恒昌坚持做线下,正如恒昌向中国经营报所透露的信息,其所采取的正是居间人模式,这其实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这种模式对投资客户的风险非常大,例如,A出借10万元给恒昌,B要向恒昌借款10万元,并不是如宣传的那样恒昌只是信息平台撮合客户直接对接,而是A把钱借给恒昌老板,恒昌老板再借给B,但是,借给B的并不是10万元,而是会收取高达一年40--50%的所谓信息咨询服务费。B名义上借钱10万元,实际上到手的钱只有5万多元,还要按照10万元偿还每年15%的利息,一年的出借利率高达60%,这是典型的高.利.贷。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还得上,这也是恒昌有30多个亿坏账的原因。 而恒昌老板每出借10万元,他个人就收入4万多元,并且不承担任何风险,所有的风险由恒昌客户来承担,这也是恒昌为什么连续亏损,坏账率如此之高,恒昌老板还要扩张的核心原因,这也更说明了恒昌高管为什么纷纷跳槽,原因在于恒昌大船将沉,恒昌高管纷纷逃生。同时,恒昌老板也巴不得这些知晓恒昌内幕的元老高管离开,免得政府部门一来查账,后果就不堪设想。 顺便说一句,恒昌在业界的口碑非常差,很多同业老板对恒昌的做法都看不上,但恒昌做了整个行业的接盘侠,目前很多 P2P 企业不再做小 额 贷 款了,因为成本太高,而且坏账率也很高,只有恒昌把小 额 贷 款作为核心业务,这实际上等于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棒被恒昌接了,短期来看发展会很快,因为这么高的高.利.贷只有恒昌做,所以业务发展快,但是对投资客户的风险越来越大,等恒昌老板赚够了,跑路了,剩下一个烂摊子让客户欲哭无泪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7 18:41 , Processed in 0.18091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