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华西削钢:天下第一村的后工业时代

评论: 0|来自: 第一财经

摘要: 华西村中心广场南端的热电厂已被拆除,在它的原址上,一座顶部被设计成飘扬旗帜造型的崭新文体活动中心萨代之。这是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的转型缩影。钢铁,是华西村从农业经济向工业时代转型的支撑。上世 ...

华西村中心广场南端的热电厂已被拆除,在它的原址上,一座顶部被设计成飘扬旗帜造型的崭新文体活动中心萨代之。

这是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的转型缩影。钢铁,是华西村从农业经济向工业时代转型的支撑。上世纪90年代,在前任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通过引进上钢五厂因杨浦大桥建设而拆迁的线材生产车间,拉开了建设现代工业的序幕。华西村财富的积累相当程度要归功于钢铁产业的贡献。

就如同中国经济逐渐走过重工业时代,华西村钢铁这一支柱产业面临转型。现在,钢铁仍在华西村产业中有一席之地。但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不再将工业看作核心要务,服务和金融产业为他所看重。旧力已怠的华西村,该怎样走好后工业化之路?

华西削钢:天下第一村的后工业时代

辉煌远去

在华西村工业区,成卷钢材裸露着存放在华西特种焊管厂的库房之外,库房保管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华西村的钢铁产品滞销已经成为常态,大量的钢材原料只能扔在库房之外。

而在华西五村,马口铁生产基地破败的厂房年久失修,有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家厂已经破产,厂房正在重新招租。

华西村的钢铁产业以华西钢铁有限公司为最大,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去年公司尚能盈利。不过该公司的一位员工则说,在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一线工人只能在车间磨洋工。

显然,在整个钢铁产业周期中,华西村的钢铁业未能独善其身。

一位钢贸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万亿之后,巨额资金被导入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钢铁产能迅速膨胀,后果是全国钢材库存积压。华西钢铁很难从四万亿中分得一杯羹,却承受了过剩产能之痛。

从2011年开始,整中国钢铁行业开始进入下行周期,华西村的钢铁企业也从2008年的历史高点开始走下坡路。从毛利率数据来看,华西集团的钢铁板块毛利率从2011年的2.32%下降到2012年的-0.22%。接连几年时间,华西钢铁业都在困境中挣扎。

从地理位置来看,华西钢铁的区位并不占优势。

在中国钢铁版图中,苏南地区地位显赫,钢铁行业的很多明星企业诸如张家港的沙钢集团、常州的中天钢铁集团和南京的南钢集团都位于这一片区,不可避免的蚕食着华西村钢铁产品的销售。

江苏钢铁行业的一位资深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华西钢铁在整个钢铁行业中既不具备规模效应,又缺乏技术引导能力。

华西村钢铁厂日子真的很难熬,市面上基本已经看不到华西村钢厂的产品了。一位华西村钢贸商告诉记者,华西钢铁的辉煌已经过去。

华西削钢:天下第一村的后工业时代

回不去的华西村

华西钢铁企业的辉煌,在恒丰银行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看来,是宽松的政策扶持、低成本银行融资以及外来廉价劳动力共同催生的结果。

在价格双轨制时期,曾经的小五金华西村借助钢材等物资的价差做交易完成了原始积累,上世纪90年代,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通过引进上钢五厂因杨浦大桥建设而拆迁的线材生产车间,拉开了建设现代工业的序幕。

此后二十年间,华西村先后建起型材厂、法兰厂、带钢厂、焊管厂、弯管厂等一批企业,并由此形成以钢铁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吴琦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银行对于钢铁等行业放款的收紧,华西钢铁将会面临愈发趋紧的财务环境。廉价劳动力开始远离将迫使华西村放弃之前工业时代的发展模式。

华西村两任书记,分处中国两段经济转型时期。吴仁宝生逢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闪转腾挪间乘势而起;吴协恩执掌华西村之际,中国则已经走到了重工业化的末程,亟待寻找新的增长动能。

吴协恩正在尝试跳出工业强村的思维,服务业在他眼中是重中之重。他曾表示,自2008年起,已经先后关闭了热轧带钢厂、老线材厂等八家相关的企业。目前,华西村已经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投资旅游、金融投资、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矿产资源等服务业。

作为曾经苏南模式的代表,华西村的钢铁、化纤和纺织等工业是支撑华西村经济腾飞的基石。那时的华西村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这里实现自己的淘金梦。

渐渐褪去光环的华西钢铁企业,也正在失去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河南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春节过后一直源源不断涌入苏南制造业下的各家企业。但是年后记者走访发现,苏南制造业的明星华西村已经不再是首选之地。

来自河南周口的胡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华西村的钢铁企业管理严格,娱乐生活较少,工资待遇也没有特别的吸引力。相比较而言,周边以化纤为主的三房巷村更显自由。

都是打工挣钱,虽然钱可能会比华西村少,但束缚少一点的地方自然乐意去。显然,操着浓重河南口音的90后青年胡云有着与上一辈务工人员不同的打工观念。

在生活于上海的刘虎看来,日益严重的空气状况让华西村已经成为他难以回去的故乡。

(文中采访对象系化名)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4 16:04 , Processed in 0.0427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