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新京报:同情天津坠亡幼童家长 并不意味他无需谴责

评论: 0

摘要: 家长只要不是故意杀害或者故意虐待孩子,那不仅是可以免责的,而且是可以被社会同情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意识,是因为我们没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而仅仅是作为家长的附属物。天津大悦城两幼童坠亡事件,在网络上引 ...

家长只要不是故意杀害或者故意虐待孩子,那不仅是可以免责的,而且是可以被社会同情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意识,是因为我们没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而仅仅是作为家长的附属物。

天津大悦城两幼童坠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有关孩子父亲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更是直接导致了舆论打架。

按照通常的思维,发生这种悲剧,人们首先要去追问商场的责任。可是,该商场的护栏高度是达标的,这一条问责的路子被切断后,人们想到的是带孩子的人。如果当时带孩子的是家中保姆或是其他人,那对方应该为过失杀人承担刑事责任。可是,当时抱着孩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孩子的父亲。

这就比较难办了。因为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角色。这起惨剧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意外事故,而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是终生无法走出的阴影。既然他是此刻最痛苦的人,他也承受了丧子的代价,那么,我们就难以谴责他?

让家长为孩子的死承担过失杀人刑责,这在我们的道德里,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事实上,我们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家长只要不是故意杀害或者故意虐待孩子,那不仅是可以免责的,而且是可以被社会同情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意识,是因为我们没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而仅仅是作为家长的附属物,一个人因过失致使自身物品不幸消逝,当然没有追责一说。

回顾过往的不幸事件,绝大多数的儿童意外事故,都是因为监护人的不当监护或者失职失责造成。父母二字,意味着责任,负责生,更要负责养,负责管。但是,从没人考核过这些人为人父母的能力,也没人可以剥夺他们的监护资格,哪怕他们亲手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让孩子隔着护栏玻璃从四楼往下看,已经是危险行为。而这个父亲居然把孩子抱到栏杆上面趴着看,而且一次抱两个。这不是太自信,而是太无知,太没有安全意识。虽然他是整个事件最大的受害者,但他同时也是这起惨剧的直接酿造者。他应否为此承担刑责?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换个人就可以了,假设他不是孩子的父亲,他还能免责吗?

在欧美国家,父母有责任监护照看自己的未成年子女,车上载有儿童时酒后驾车、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危险地带等,均被视为危害儿童的行为。如果因监护不周或疏于看护致使儿童发生意外,父母轻则会失去监护权,重则会因危害儿童罪或虐待儿童罪被定罪而坐牢。

我们同情这个父亲是基于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但是,滥施同情有时候也会坏事,因为它混淆了是非,把应该交给法律的问题,绕道交给了道德。这是不对的。一个父亲对孩子做了不可理喻的错事,围观者首先应该做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对做错事的父亲予以谴责,而不是站在父亲的立场,为其不幸的后果,掬一把同情之泪。

□舒圣祥(媒体人)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0 04:29 , Processed in 0.0429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