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时事要闻 查看内容

北京日报:包子雷虽雷却已是过去时

评论: 0|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原标题:包子雷虽雷却已是过去时本报讯(记者李夏至)放进嘴里的包子,拿出来一扔,瞬间就炸了。别意外,这不是科幻片,而是发生在国产剧敌后便衣队传奇中的奇葩嘲。 原标 ...

原标题:“包子雷”虽雷却已是过去时 本报讯(记者李夏至)放进嘴里的包子,拿出来一扔,瞬间就炸了。别意外,这不是科幻片,而是发生在国产剧敌后便衣队传奇中的奇葩嘲。

原标题:“包子雷”虽雷却已是过去时 

本报讯(记者李夏至)放进嘴里的包子,拿出来一扔,瞬间就炸了。别意外,这不是科幻片,而是发生在国产剧敌后便衣队传奇中的奇葩嘲。最近,这部拍摄于2011年的老剧突然被翻出,引发人们对抗战雷剧的再次关注。不过,在如今国产剧市场上,这种现象已成过去时。

通过查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产剧备案登记,记者发现,抗战剧在所有类型剧集中所占比例非常小。2017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03部、4095集,其中抗战剧所在的近代革命题材11部、420集,仅占总类型比例的10.26%,位列当代都市题材和古代传奇题材之后。而在2012年时,主管部门共审批近代题材电视剧303部,其中抗战剧所在的近代革命题材数量过半;横店影视城共接待剧组150个,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

其实,敌后便衣队传奇所代表的抗战雷剧时代,已成为一段特殊的记忆。类似剧中出现的“入口可吃,出手能炸”的“包子雷”情节,在当时的抗战剧中并不少见。饰演“包子雷”发明者马洛的演员时光坦陈,剧中角色在历史上有过人物原型,之所以在剧中出现这种反常理的剧情,是想展示民间的抗日英雄们“谈笑用兵的状态”,但当初对这种积极昂扬的斗争精神确实进行了演绎,拍摄手法有些夸张。

尽管在他拍摄该剧的2011年还未有“雷剧”一说,但不得不说,这些“老梗”能在播出5年后被网友翻出,实在是其雷人程度“震慑”了众人。不过,抗战雷剧泛滥最终引来了主管部门的重视与调控。2013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当时就有部分卫视主动撤播了一些抗战雷剧。

“抗战剧这阵风现在已经刮过去了。”制片人谢晓虎透露,以前最喜欢买抗战剧的电视台莫过于地面频道,通俗又洒狗血的抗战剧往往收视率还不错,成本也相对较小,但近两年地面频道整体发展式微,能够开给抗战剧的价码已从一集四五十万元掉到了三十万元一集,“拍法上太雷了不好过审,太正了又没人看,慢慢地制片方拍得就少了。”这个结果或许可以让被“包子雷”惊吓到的观众放宽心,“包子雷”虽雷,所幸它已是过去时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4 10:18 , Processed in 0.1281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